中國白茶源福鼎 功效独特美名扬
愛。”茶學一代宗師陳橼教授認爲“如現時制白茶,可以說是制茶起源時期。”湖南農業大學楊文輝教授也認爲:“與現今的白茶制法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屬于白茶制法的範疇。”並推斷出“中國茶葉生産史上的最早發明是白茶”。
據央視報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曾經創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呂氏家族墓的發掘中,發現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茶葉,更讓大家驚奇的是,這些千年以前的茶葉還是茶葉中少之又少的極品白茶。
種種資料都表明福鼎白茶生産曆史悠久,福鼎白茶加工所采用的原料良種是地道的本地原生種,是福鼎先人發現並予以開發,是對我國茶類發展的一大貢獻。因此,現代茶葉專家普遍認定,福鼎是白茶的發源地。
三、品質安全好白茶
福鼎市持續加大茶葉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等基礎工作,成立市農産品安全質量檢測中心,建立健全市、鄉、村三級農殘抑控網絡,注重在種植、生産、加工、銷售、質量等各個環節加強建設和管理,著力打造“生態茶、健康茶、放心茶”。
針對歐美對于茶葉進口實施更加嚴格的農殘控制,通過開辟茶葉生産示範基地,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無公害茶園建設,從源頭上把好茶葉質量關。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廣無公害茶園21萬畝、建立了面積達3.8萬畝的有機茶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是福建省最早實施,推廣有機茶園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的縣市,也是全省推廣面積最大的縣市。
爲了提高茶農科技種茶的水平,我們每年投入100多萬元,分期分批請專家到每個鄉鎮對茶農進行無公害栽培技術培訓。同時,在每個鄉鎮設立茶葉生産指導站,每個站配備2至4名茶技人員,加強科學管理茶園和安全施肥的指導。
堅持在全市各農資供應點張貼嚴禁上市的化肥、農藥黑名單,加強檢查並依法對出售高殘農藥的經營行爲進行打擊。在茶青采摘前一周,由政府撥專款設立質監員,對每個茶園隨機抽樣檢查並公布結果,農殘不合格的不得采摘,這一系列的措施,進一步守護了福鼎茶葉的品質。2007-2009連續三年送抽檢茶葉樣品827批次,全部達到無公害茶葉標准要求,農殘合格率均達到100%。白茶門戶網
積極引導茶葉生産經營企業成立自己的行業組織茶業協會,在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制定茶葉行業標准,對生産技術規程和産品質量作了具體而詳盡的規範,大力推行産業清潔化、規範化、標准化生産,並參與國內國際行業標准的起草。目前全市已有3家茶葉生産企業獲得世標認證,39家茶葉生産企業獲得QS認證,4家龍頭企業開展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福鼎市是全國三個茶葉産品實行質量可追溯制度建設試點縣市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