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知識 綠
茶视频 太平猴魁文化 太平猴魁制作工艺
太平猴魁産地及名稱來源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是
茶農對上等猴魁的形容。
綠
茶“太平猴魁”,它的主要産區是在黃山東北麓,中國安徽省太平縣一帶。由于這裏山高林密,雨量充沛,奇妙的自然環境爲
茶樹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太平猴魁”屬“柿大
茶”种,是綠
茶類中的“尖
茶”。由于它在尖
茶中體量最大,原産于太平縣,故而得名“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品質特征 太平猴魁其成品
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綠,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太平猴魁,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
茶汤清綠,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
太平猴魁品质按传统分法:太平猴魁为上品,太平猴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
茶。太平猴魁現分爲三個品級:上品爲猴魁,次爲魁尖,再次爲尖
茶。
太平猴魁采摘制作 “太平猴魁”作为大叶的
茶种,具有节间短、叶片大、叶色深綠的特征。春
茶的采摘一般是在谷雨前後開始。而且采摘時有“八不采”,即對葉片小的不采、超大的不采、偏瘦的不采等等。等到芽頭長到一芽三葉初展時開始采摘,以後每隔3、4天采摘一次,一直采到立夏。
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尖”,将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加工猴魁的原料。经过精心筛拣出的芽头,要经过杀青和烘焙等工序。“太平猴魁”的芽叶硕大,加工当中不需要揉捻,这样可以有效的保留
茶內的成分。由于整個制
茶的過程一直采用手工操作,所以産量不大。史料記載:一百年前的清朝末年,“太平猴魁”的年産量不足500公斤。
太平猴魁曆史傳說 旧时的太平县,已改名为黄山市的黄山区。每逢闲暇,老友相聚。饮上一口清香的猴魁,回味着太平县的往事。而“太平猴魁”却依旧散发出往日“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沁人心脾”的甘醇韵味儿。
也正是由于它那舒展的造型、碧綠的汤色和高香韵味儿,“太平猴魁”
茶,早在公元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就曾獲得了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