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普洱的技巧
品評普洱
茶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合理利用舌頭;二是把握好
茶湯的“評味溫度”;三是評
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體的味覺器官——舌頭,各部分的味蕾同對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樣的。舌尖主要品評
茶葉的“甜味”;舌的兩側前端主要評定
茶的醇和度;舌兩側的後端主要評判普洱
茶是否“發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
茶的“澀味”;舌根則重點體會普洱
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對滋味的感覺不同,品評普洱
茶時,
茶湯入口後,應在舌頭上循環滾動,充分感受各種滋味物質的狀況,這樣,才能正確的,較全面的辨別普洱
茶的滋味。
品評普洱
茶一般以50℃左右較適合評味。
茶湯太燙,味覺受高溫刺激而麻木,影響正常評味;
茶湯溫度過低,一是低溫滋味由可能的協調而到不協調,影響評定的准確性。
品評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2、怎樣看葉底
浸泡後的
茶葉(葉底),能真實反映
茶葉的真實品質。
評定葉底一是*嗅覺辨別香氣,二是*眼睛判別底的老嫩、勻整度、色澤和開展與否,同時還觀察有無其它雜物摻入。
其方法是將沖泡過的
茶葉倒入專用的葉底盤(也可以是杯蓋等平面物體)裏,倒的時候要注意把細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蓋的
茶葉倒幹淨。注意拌勻、鋪開、揿平,觀察
茶葉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勻整齊、色澤狀況、揿按葉底感覺
茶葉的軟硬等。
3、怎樣看生
茶湯色
普洱生
茶常见湯色有:
綠豔:翠綠而微黃,清澈鮮豔,淺綠鮮亮的
茶湯。春
茶常见湯色。这类
茶品,隨著生
茶不斷陳化,
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湯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湯色,是中高档晒青毛
茶的湯色。“黄绿”色的
茶湯,多出現在春
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湯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湯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
茶常显此湯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湯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
茶的湯色。
橙黃:
茶湯黃中微帶紅色,似橙色或桔黃色。新
茶有此湯色多为
茶青鮮葉裂變、殺青溫度偏低的表現,常伴有“紅
茶香”或“生澀氣”。藏期在3-5年的老生
茶即显此湯色,但亮度高。
深黄:湯色暗黄,深而无光。新
茶有此湯色多为几天的
茶青合並加工或揉撚葉長時間得不到幹燥所致。老生
茶亦有此湯色,但老
茶黃湯者,亮度一定很好。
紅湯:老
茶顯出紅湯,必是晶瑩剔透的,屬不可多得的好
茶。
4、怎樣看熟
茶湯色
普洱熟
茶常见湯色有:
紅豔:湯紅豔、欠亮。是熟
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觀察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
紅亮:
茶叶湯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湯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湯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
茶湯黑中秀紫,紅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
黑褐:
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觀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
黃白:
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觀察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普洱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