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綠
茶(不發酵
茶)的清湯綠葉,紅
茶(發酵
茶)的特點是紅湯紅葉。紅
茶的種類很多,以大類而言有小種紅
茶、工夫紅
茶、紅碎
茶之分。十七世紀中後期,福建崇安一帶首先出現小種紅
茶制法,後又發展了工夫紅
茶制法。十九世紀,我國的紅
茶制法傳到印度和斯裏蘭卡。之後,逐漸發展成將葉片切碎的“紅碎
茶”。
小種紅
茶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種紅
茶,紅湯紅葉,有松煙香,味似桂圓湯。産于福建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品質最好。
工夫紅
茶的工艺关键全在“工夫”二字,外披金黄毫,香浓、味重的工夫紅
茶是品质最优者。著名的工夫紅
茶有安徽祁門的“祁紅”、雲南的“滇紅”、福建的“閩紅”、湖北的“宜紅”和江西的“甯紅”。
紅碎
茶是
茶叶揉捻时,用机器将叶片切碎呈颗粒型碎片,因外形细碎,故称紅碎
茶。
鑒別紅
茶優劣的兩個重要感官指針是“金圈”和“冷後渾”。
茶湯貼
茶碗一圈金黃發光,稱“金圈”。“金圈”越厚,顔色越金黃,紅
茶的品質就越好。所謂“冷後渾”是指紅
茶經熱水沖泡後
茶湯清澈,待冷卻後出現渾濁現象。“冷後渾”是
茶湯內物質豐富的標志。
紅
茶既适于杯饮,也适于壶饮法。紅
茶品飲有清飲和調飲之分。清飲,即不加任何調味品,使
茶叶发挥应有的香味。清饮法适合于品饮工夫紅
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先准備好
茶具,如煮水的壺,盛
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如果是高档紅
茶,那么,以选用白瓷杯为宜,以便察颜观色。将3克紅
茶放入白瓷杯中。若用壺泡,則按1:50的
茶水比例,確定投
茶量。然后冲入沸水,通常冲水至八分满为止。紅
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紅
茶的汤色。这种做法,在品饮高档紅
茶時尤爲時尚。至于低檔
茶,一般很少有聞香觀色的。待
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尤其是饮高档紅
茶,飲
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紅
茶的醇味,领会饮紅
茶的真趣,獲得精神的升華。
調飲法是在
茶汤中加调料,以佐汤味的一种方法。较常见的是在紅
茶茶湯中加入糖、牛奶、檸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也有的在
茶湯中同時加入糖、檸檬、蜂蜜和酒同飲,或置冰箱中制作出不同滋味的清涼飲料,都別有風味。
如果品饮的紅
茶屬條形
茶,一般可冲泡2-3次。如果是紅碎
茶,通常只沖泡一次;第二次再沖泡,滋味就顯得淡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