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茶道是人們受 茶事感受並進入較深意境而生發,茶道與茶的意境密切相伴。相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 件背景等)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即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認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主題,引導人們參與其中。
當然,要想從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意界,還要求對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 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 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
人们对 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的领会.尽管因 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載可意會而難于言傳的意境之體驗後,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 步与修养的提高等。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 及人文“观照”,也是通及茶道後的感應。與茶道精神相關的意境,自然不會偏離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