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靜|巫娜古琴曲.天禅
做一株佛前的青蓮
作者: 白落梅
也許我們都知道,萬物之中被衆生認爲最有佛性的,是佛前的青蓮。做一株佛前的青蓮,于淨水中悠然生長,不僅是信徒的夢想,更是衆生的心願。
仿佛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只要做了佛前的那株青蓮,就可以把種種過往留在那座叫前世的城裏。亦不論曾經飲嘗了多少人間煙火,都可以在刹那回歸純淨。衆生癡迷了蓮的風骨,愛上那一抹遺世獨立的清涼。
多年前,佛與蓮做了莫逆之交。靈山勝境,萬佛端坐在蓮台之上,俯瞰衆生。他們對世間遊走的萬物,施予慈愛,不擇微賤。爲了萬物衆生少受煎熬之苦,免去不必要的輪回。曾幾何時,佛亦是遊曆在人間的缥缈微塵,有過離合悲喜。因了某種生物良善的度化,才放下妄想與執著,有了如今的淡然和安逸。
做一株水中青蓮,安于佛前一隅。每天聽著檐角細微的、不可辨認的風聲,看恍惚稀疏的月影。無論檻外光陰流淌得多緩慢,又或是走得有多快,蓮依然故我。那些從紅塵來到佛前的人,卸下世俗所有裝扮,回歸本真,和一株蓮開始了漫長又清澈的靈魂對話。
蓮以慈悲清醒自持,聽慣暮鼓晨鍾,漫讀經卷詩文,早已淨化爲最有靈性的潔物。蓮植于三千弱水中,得一世清白,讓散落人間的生靈不再暗自悲傷。那一株青蓮已不知在佛前修煉了多少年,沈溺在水中,不能拔節而出,從此輪回也成了美麗。
當一個人面對熙攘塵世無法脫離時,與其妥協讓自己跌進染缸,不如通透地放下。在季節的回廊裏,看雲在天邊漂遊,月在梢頭遙挂,一枝青梅若有若無地探入院牆。如果凡塵真的有那麽多的不舍,可以選擇留下,只要不去執意榮枯。此後,幾卷經書,一盞清茶,在平淡的流年,簡靜度日,別無所求。
從何時開始,衆生羨慕佛前的青蓮,雖陷于泥淖之中,卻遠離煙火,冰清玉潔。也許在那些個山高月小的日子裏,蓮也會寂寞,但始終可以清醒自持,不驚不擾。真的孤獨了,就倚著欄杆,看南飛燕子尋覓舊巢;或跪于蒲團上,聽佛陀講述菩提往事。
彼岸燈火闌珊,此岸曉風冷月。從來紅塵與佛界都只有一步之遙,只看衆生佛緣和造化。覺悟的人,早已渡河登岸,棲蓮而居。執迷的人,還在河中飄蕩,不知歸返。有人說,等最後一朵花落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