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綜合利用
西、福建占80%以上。雲南近年亦有較大的發展。在國外,茉莉由波斯灣的原産地傳到北非及西班牙,十六世紀又引種到法國南部,後遍及地中海、意大利和阿爾及利亞。現在原産地波斯灣一帶産量並不很多,主要集中中國、埃及,而意大利、西班牙除作觀賞花木外幾乎無茉莉花生産。
茉莉花與瑞香、忍冬、石榴花合稱佛教的“四大聖花”。宋代王十朋《茉莉》詩雲“茉莉名佳花亦佳,遠從佛國到中華,老來恥逐蠅頭利,故向禅房覓此花”。
茉莉花的根茎叶花全身是宝,现就茉莉花的綜合利用问题,谈些看法。
一、提制茉莉香料
茉莉花香淡雅,樸素自然,使人似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無尤覺玉肌涼”的感覺,宋.江奎有詩雲:“靈種傳聞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來頌茉莉,茉莉香料是工業重要的原料,國際上有“沒有茉莉就沒有香料之說”。在國際上,茉莉花種植的目的,除觀賞外,主要是利用提制香料-茉莉浸膏。茉莉浸膏主産埃及占世界總産量的60%左右,其次爲印度(約占24%),中國(約占10%)。
通常說茉莉花是典型的“氣質花”,是說茉莉花的香精油隨花開放時才能釋放香氣,花不開放是不放香的。茉莉香油成分,一般以苷類前體物質存在,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糖苷酶活性增加,苷類化合物水解爲葡萄糖和香精油就釋放香氣。
茉莉花香是由酯、醇、酸、烃和杂环化合物等多类物质组成,已经鉴定的化合物有已经鉴定的化合物有100余种,确认为茉莉花主要化合物有20 余种,乙酸苄酯、苄醇、芳樟醇、顺-3-己烯、苯甲酸甲酯、吲哚、丁子香酚、顺式茉莉酮、合欢烯、苯甲酸顺-3-己烯酯、苯甲酸苄酯、棕榈酸甲酯、异植醇、乙酸酯酸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植醇、苯甲醇、软脂酸、甲酸乙酯、萜品醇等。
提制香料的方法很多,現盛行的主要有揮發性溶劑提取法和冷吸法兩種,冷吸法是將采下的鮮花放在脂肪層上,花仍鮮活,在開放時釋香被脂肪吸附低,24h換新花直至脂肪層吸附飽和,融化脂肪層,再以醇萃取,再在低溫下蒸餾回收醇,並浮出茉莉花淨油。此法耗時、耗資,工藝雜瑣,但淨油率稍高。
揮發滲劑提取法是把花與適用的溶劑,通常己烷(或石油醚、乙醚)在萃取罐混合萃取,然後蒸餾回收溶液浮出茉莉浸膏,在將浸膏以高純乙醇提取去臘,將提取液在-25℃左右,析臘,再經真空低溫濃縮並回收乙醇,得出茉莉淨油。
近年廣西林科院何春茂等用超臨界CO2萃取桂花和茉莉花浸膏的研究,萃取淨油含量爲7.43%,而石油醚提取爲6.85%,都較提取標准GB6779-86的≤6.0%高。具有較高的開發前景。提取茉莉花所得浸膏制率一般爲0.25%,淨油制率越爲0.1%,一噸新鮮茉莉花可得2.5Kg茉莉浸膏,1Kg茉莉浸膏可制0.5~0.6Kg茉莉淨油。而1Kg茉莉花油當采摘200萬朵茉莉花,折含鮮重400Kg,其價值很高,相當1Kg黃金的價值。
二、窨制茉莉花茶
我國年産茉莉花茶約10萬噸(2002年10萬噸,2003年9萬噸),耗用鮮花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