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茶園良种化 发展云南名优茶
如雲南省思茅良種場用國家級良種“雲抗10號”制的綠茶“雲長風”色澤潤綠顯毫,香氣清高,湯色綠中帶黃,回味甘,葉底嫩勻,每千克售價可達100~200元,而用一般群體品種“雲南大葉種”制的綠茶,每千克售價只20~40元。因此,良種制名優茶,名優茶出效益,這種關系是任何生産要素所不能替代的。目前,雲南省有國家級無性系良種2個,省級無性系良種8個,還有衆多的地方良種和優質單株,爲發展該省名優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四、加速茶園良種化,保證名優茶的发展 近年,云南省名优茶産量占全省茶葉總産量的12%以上,産值占全省茶葉總産值的20%以上。名優茶的開發,不僅可以增加茶農的收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還可有效地緩解大宗茶效益下降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證茶叶总体效益的稳步提高。 为保证名优茶的不斷發展,就必須加大無性系良種的推廣力度,擴大其種植面積。有了大面積的無性系良種茶園,機制名優茶才容易上规模、上批量。由于芽叶萌发时间迟早不一,早期萌发的芽叶小、嫩度好,名優茶檔次高,後期采制的芽葉大,檔次低,而同一檔次成茶顔色、形狀、大小是一致的,容易與用群體茶樹品種鮮葉所制茶葉相區別,防止假冒,以利于維護品牌,保持名優茶的长远效益。 目前,我国茶樹良種推廣還未全面普及,全國無性系茶樹良種茶園面積只占茶園總面積的16%。雲南省茶園總面積240多萬畝,開采茶園面積200多萬畝,兩者均居全國第一,總産量卻居全國第三,爲7萬多t,平均畝産35kg,低于全國平均畝産47kg的水平。雲南省有國家投資建成的茶樹良種繁育示范推广基地以及地区良种繁育场,但繁育的种苗毕竟有限,推广力度不够大,无性系良种茶園所占的比重還非常低。要想提高茶葉的産量,增加經濟效益,除了加大技術力量進行低産茶園的改造,加強肥培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改植換種,大面積推廣無性系良種的種植。雖然雲南省有很多性狀優良的有性群體品種,但隨著茶葉生産總體水平的提高,有性系品種群體內良莠不齊,性狀混雜,生産力低,效益差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隨著名優茶産品的不斷開發,大宗茶品質的不斷提高,無性系良種的選用更是日益突出,當然品質的保證還與加工制作、包裝管理、貯藏運輸等各個環節有關,但品種是根本,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無性系良種茶樹的種植,才能保證名優茶的發展和大宗茶品质的提高,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未来茶樹良種展望 良种的“良”是相对而言的,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群体品种,由于群体内个体性状参差不齐,整体来说良种的种性不能很好的表现,在生产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已经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现有的良种,虽然数量不少,但结构还不太合理,大多以产量为主,缺乏品质优异的品种,抗性特强的就更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館的建立,茶藝的興起,茶文化在神州大地的弘揚,人們從日常生活的飲茶到休閑養身的品茶,對茶葉品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今後的良種選育更要注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