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投資的普洱茶,有了價值才能有價格
总有人经常这样说“普洱茶投資本身就是一個笑話,茶是拿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對于整句話,我比較認可後半句,但是不同意前半句。
将普洱茶作爲投資品是因爲普洱茶老茶有著廣泛的飲用人群。凡是喜歡飲用普洱茶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去購買一些價格合適的老茶,也正因爲這種愛茶情節的存在,才將普洱茶投資變爲可能。
我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我老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大约一个月工资在1000元上下,而现在一套60平米的二手房就要将近80万。要知道,这只是非常低的住房要求,好一点的房子就要上百万。如果老妈当年将她的工资存入银行的部分拿来买普洱茶,或許今天就不用一家3代的積蓄只夠湊個首付了。物價飛漲,利率還是低的可憐,如何理財已經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容忽視的問題了。
投资普洱茶的確是一種無奈之舉,一些但凡能夠穩定升值物品是離我們如此之遙遠。如果可以,土地、壟斷公司的期權、貨幣基金將是我的首選,問題是這些投資品本身都是天價,沒有資本就不要想,有了資本能投資的東西太多。
黄金,白银之类贵金属总要面对买入卖出之间存在的巨大剪刀差价和手续费,古董、珠宝B货泛滥成灾,专家教授忽悠死人不偿命。古董圈里水之深非常人所想,一件假的金缕玉衣加上一群专家学者的鉴定书就能堂而皇之的摆进博物馆,进而从银行那里拿到巨额贷款。以银行的精明都能着了假古董的道儿,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收到的不是赝品?
生活在这个时代,能够为你钱袋负责的人只有你自己。二选一,独立的担负其责任还是任由其贬值。
对于普洱茶投資而言,能否升值是第一要素,如何賣出只是第二要素。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通過各種人情所維系的關系社會,社會行爲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消費支出,基本每個人都有著錢要少花,禮要夠大的心理。
事实上,早期普洱茶的收藏者已經充分品嘗到普洱茶價值投資的甜頭了,當年幾十一餅的普洱茶現在升至幾千甚至幾萬一餅。收藏者將這部分升值的普洱茶用來拓展人際關系,通過其打造的人際關系所獲得的收益絕非賣一餅一件茶可比。如果投資者的投資思想還停留在買入賣出的範疇,那賺到的只會是個茶價。決定普洱茶能否升值在于普洱茶的品質,而決定普洱茶新茶價格浮動的只是茶商。
很多人买入普洱茶更像是投機,哪個茶價格最近上漲的較快就買哪個,至于茶本身好壞如何,他們並不關心。一旦茶價跌了,一個個都哭爹喊娘,大呼普洱茶投資是個騙局。就像大益丹青,多少人虧的血本無歸後把罪過歸罪與大益,認爲是大益害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