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茶葉品牌建設之路
傳承與創新並不矛盾,老字號繼承的是優良傳統,並不是全盤接受;創新則是提升欠缺的地方,尤其是在經營方式方面。 現在許多茶區,茶葉都是支柱産業,每年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但是當地品牌雖多卻缺少支柱品牌。許多地區都還是茶農經營爲主,在資金、管理上
傳承與創新並不矛盾,老字號繼承的是優良傳統,並不是全盤接受;創新則是提升欠缺的地方,尤其是在經營方式方面。
現在許多茶區,茶葉都是支柱産業,每年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但是當地品牌雖多卻缺少支柱品牌。許多地區都還是茶農經營爲主,在資金、管理上都有待提高,难以适应入世之后的经济形势。而身在北京的老字号茶企,雖然它們缺少産茶區的地理優勢,但仍然能夠成功適應經濟發展形勢,其經營必然有獨到之處,值得研究學習。
案例分析
張一元茶莊創建于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距今已有112年的曆史,取“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之意,希望生意像一元開頭那樣,永遠興旺發達,代表著創始人對品牌美好的期望。從茶庄发展以来,張一元也和许多老字号一样,通过自身的变化来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張一元于1990年改制,成为国家、社会法人、企业职工共同持股的公司,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发展迅速。今天,張一元茶庄已经发展为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其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总经理王秀兰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继承人。張一元对产品性价比要求严格,注重发展不同产地与产品的茶葉生産基地,嚴格監控茶叶生产和销售,部分产品保持低价以求稳定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張一元注意把握市场更新产品,开拓自身的茶饮料市场,并逐步扩展进入果汁饮料和饮用水市场。在经营中,張一元很早提出代客邮寄提升服务水平,并在经营中利用电子信息系统管理。在品牌营销中把握机遇利用世博会等事件积极提高企业知名度,尝试走出北京,在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市开设分号,以求进一步扩大品牌辐射范围,销售网点多达121处。
吳裕泰始創于1887年,清光緒年間在東直門內北新橋開業,最先爲茶棧。經過從茶棧到茶莊的演變過程,目前發展爲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有120余年的曆史。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吳裕泰的連鎖店已經布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達到近兩百家。擁有一個配送中心,一個茶文化陳列館,一個茶藝表演隊和兩個茶館,年銷售額超過億元,是京城著名的中華老字號,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吳裕泰注重産品質量,在多地設有茶葉基地,嚴格把關産品質量,堅持貨真價實的原則。在經營中不斷調整以求滿足飲茶者的口味,近年恢複了前店後廠,自行窨制、自行拼配的傳統。茶葉從産茶地采回,入其廠進行窨制,窨制好的茶送至茶店,將各種原茶進行加工,按祖傳的比例拼配,經反複品嘗,達到外觀、色、香、味俱佳的品質,並使各品類茶葉的各種檔次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