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審評程序| 白茶品质好坏鉴别
白茶品質的好壞,等級的劃分主要根據白茶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項目,通過感官審評來決定。
一、把盘
俗称摇样匾或摇样盘是审评白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驟。一般將白茶放人竹篾制的匾中,雙手持樣匾的邊緣,運用手勢作前後左右的回旋轉動,使樣匾裏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後把均勻分布在樣匾的茶葉通過反轉順轉收攏成爲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形成上段茶、中茶、下段茶,按次序往下撥開查看。
二、开烫
俗称泡茶或沏茶,爲濕評內質的重要步驟。開湯前應先將審評用具洗淨,按號碼次序排列在濕評台上,稱取白茶3g投人150 ml的审评杯内(如用200 ml容量的审评杯则称取4g样茶),杯蓋應放人審評碗內,然後以沸滾適度的開水以慢快慢的速度沖泡滿杯,泡水量應與杯口一致。沖泡第一杯起計時,並從低級茶泡起,隨泡隨加杯蓋,蓋孔朝向杯柄,過5min按沖泡次序將杯內茶湯濾人審評碗內,倒茶湯時,杯應臥擱在碗口上,杯中殘余茶湯應完全濾盡。開湯後應先嗅香氣,快看湯色,再嘗滋味,後評葉底。
三、嗅香气
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湯的審評杯,另一手半揭開杯蓋,靠近杯沿用鼻輕嗅或深嗅,也有將整個鼻子深入杯內接近葉底以提高嗅覺。爲了正確鑒別到香氣的類型、高低和長短,嗅時應重複1-2次,但每次嗅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另外,審評的杯數不宜過多,否則嗅香的時間拖長,冷熱程度不一致,將影響評比結果。每次嗅評時都將杯內葉底抖動翻身,且在未評定香氣前,杯蓋不得打開。嗅香氣應以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辨別茶葉香氣以溫嗅爲主,最適合的溫度是葉底溫度55℃,熱嗅主要是辨別茶葉的異雜味和特殊味,冷嗅主要是評定茶葉香氣的持久性。爲了區別各杯茶葉的香氣,嗅評後分出香氣的高低,一般將香氣好的杯往前推,次的往後擺此項操作又叫香氣排隊。
四、看汤色
白茶開湯後,內含成分溶解在水中所呈現的色彩,稱爲湯色又稱爲水色,俗稱湯門或水碗。湯色易受到光線強弱、茶碗規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沈澱物多少、沖泡時間長短等外界因素影響。如各茶碗茶湯水平不一,應加以調整。如茶湯中混入茶葉殘渣,應用網匙撈出,然後用茶匙在碗裏打一圓圈,使沈澱物旋集于碗中央,然後開始審評,按湯色性質及深淺、明暗、清濁等評比優次。
五、尝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