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品鑒:自身口感对茶口感的影响
我们曾从茶的本身,茶底、湯色說什麽是好茶,也曾從人的口感,甜、酸、苦、甘、鮮、滋味等說什麽是好茶。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對一些很差劣的茶,卻喝得津津樂道。
这到底为什么呢?因为“茶”的原因,經常會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茶。有一些人喝很大缺點的茶,居然喝不出缺點,覺得很好喝。譬如,一些抽煙喝酒睡眠不足的人,又苦又澀的茶,都覺得好喝。
同样的茶,我們喝一小口都受不了。還有,同一款茶,同一個人,不同時候喝,其他條件相同,都會有不同的反應。舉一個明顯的例子,我們先後喝兩款質量相差較大距離的茶,一個好,一個差。無論任何人,先喝好的,再喝差的,都會覺得差的難以入口,很難接受;但如果調轉,先喝差的,再喝好的,會覺得好的無比的好,特別好。
何解呢?人的口感,人自身的口感。这并不是说人的口感没有一定的标准,而是由于自身的身体状况反应出的不同口感有很大的差别。凡是人都有一定的饮食文化,口味的喜好大致是相同的。
像我们去饭馆吃饭,厨师煮出来的菜,我们能分辨好不好吃,而且这个“好不好”,大家的评判大致是一致,不然就不会存在大众厨师了。正所谓,百口鲜味能知焉。就像世界各地的美食,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觉得好吃一样道理。但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不同身体状况,口感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譬如,人有时会喉干舌燥,口水又苦又酸;身体健康时,口腔咽喉滋润,口水又甜又甘。
这两种状况,喝同一个茶,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喝很差的茶,都會覺得好喝;後者,可能喝不差的茶,都會喝出缺點,覺得不好喝。這裏想說明的是,如果我們要試一個茶的口感好不好,先要清楚自身的口感好不好。
如果自身口感不好是不适宜试茶的,這會偏差很大,很不准。只有身體健康,自身口感中正平和,試茶才會准的。
中医说,人生病是身体违和,就是不平衡,失衡的意思。人体失衡,津液自然失衡,口感也就不正常了。不正常的口感试茶當然就不會准。所以試茶前,先要感覺自身的口感好不好。
不但茶有一定的客觀性,人的口感也是有一定的客觀性的。很多不明此理的茶友,以爲其他任何人說這個茶好不好都沒有關系,主要是自己覺得這個茶好不好就行了。這只能是自我陶醉。照這樣的以爲,就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出一個好茶了。事實上肯定是不可以的。因爲好茶是需要大衆公認的。我們只有遵從“茶”的客觀性,才會找到好茶,喝上好茶的。更多相關:茶葉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