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茶葉機械采摘初探|采茶機
[摘 要] 简述陇川2008年以来引进茶葉采茶機,在當地進行試用,經過采摘數量、效益對比及觀察分析,推廣大宗茶機械化采摘可大大降低生産成本,達到采摘標准的鮮葉能及時采收,確保鮮葉品質,實現茶葉生産“節本增效”的重要技術措施及推廣大宗茶機械化采摘的必要性。
[關鍵詞] 茶葉;機械;采摘;技術;初探
茶葉产业是陇川传统的农业产业,是陇川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鲜葉采摘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且茶葉季節性較強,茶區群衆將其較強的季節性喻爲“早采3d是寶,晚采3d是草”的順口溜。
每年春茶大量上市的季節,多數茶農都會雇傭大量采茶工采摘新茶,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發達地區對農民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其工價相對采茶工高,且免受風吹日曬之苦,導致了采茶季節采茶工嚴重不足的問題,筆者親自目睹了茶葉生産高峰期因雇不到采茶工采摘新茶,讓大量的鮮葉養老在茶樹上的情景,使種植面積較大的茶農壓力倍增,嚴重制約著茶農的生産積極性。
一、茶葉采茶機引進使用情況
隴川縣茶葉技術推廣站2008年在王子樹鄉托盤山村群體品種茶園進行茶葉機采試驗。據人工采摘鮮葉數量、鮮葉價格、采摘工價與機采鮮葉數量、鮮葉價格、機采價格的統計對比,近3年來全縣大宗茶人工采摘鲜葉数量约40kg/d(按8h),平均鲜葉价约2.5元/kg,人工采摘鲜葉工价1.2元/ kg,采摘工价占鲜葉产值的48%;机摘鲜葉数量600kg/d(按8h),平均鲜葉价约1.8元/kg,机采摘鲜葉工价0.4元/kg,采摘工价占鲜葉产值的22.2%。
与传统手工采摘相比,机械化采茶可提高工效15倍以上,降低采茶成本60%以上,手工采茶每千克有1.3元的毛利,機械采茶每千克有1.4元的毛利(但在茶葉高峰期因雇不到采茶工采摘新茶,約30%的鮮葉養老在茶樹上),機械采茶可完全杜絕將鮮葉養老在茶樹上的現象。推廣茶葉機械化采摘技術已成爲茶葉采摘的重要采摘方式和茶葉“節本增效”的重要技術措施。
二、茶葉機械化采摘技術
機采茶園采摘批次少,每次采摘量大,科學掌握采摘適期、采摘標准和操作方法,對産量、品質、茶樹生長、安全作業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機采適期
機械化采摘就質量而言無法采摘較爲細嫩的鮮葉,采摘過早,剪去了較多的細嫩芽頭,嚴重影響鮮葉産量,采摘過遲,則會導致鮮葉質量低劣,采摘過早過遲都會導致減少茶園産值,因此機采適期要掌握“量質堅固”的原則,使經濟效益達到最高值時開采,春茶新梢80%達到采摘標准時開采,夏茶新梢60%達到采摘標准時開采,考慮到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