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壺壶嘴|紫砂壺制作
摘 要:紫砂壺的壶嘴有多种形式,正确处理好壶嘴与壶身的位置关系,比例关系,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制作出紫砂壺精品。
关键词:紫砂壺;壶嘴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26-01
随着紫砂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紫砂壺作为陶瓷门类的一种,已成为人们喝茶的最佳选择,古韵生香,朴质凝重。随着对紫砂壺的审美和使用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选购紫砂壺都有极高的要求,除了最为重要的壶型、容量、色泽、品类、趣味、名款、功能性以及价值都是极为看重的,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方面的知识、工艺制作方面的问题,理性而科学选择各方面都良好的紫砂壺也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使得品茶與審美、功能兼顧,而愉悅人們的身心。
好的紫砂壺壶嘴 出水順暢,這是許多愛壺人追求的效果,也是體現制壺人工藝水准的要點,更是壺藝廣泛知識中尤爲關注的一條。下面筆者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心得,就這一知識進行簡要闡述,這僅僅是個人觀點,還望與各位同好者一起探討,不足之處望海涵。
壶嘴是紫砂壺器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紫砂壺最大的功能的就是泡茶,那麽紫砂壺壶嘴 的出水就尤爲重要了。壺嘴的出水通暢與否與紫砂的制作工藝、壺型、流型,壺嘴的長短、粗細,壺嘴的口徑、內壁的網孔形式、壺蓋透氣孔的透氣性以及壺流定點位置關系等等都有著的極大的關系。
紫砂壺的嘴,被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自然流畅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壺爲主體、壺嘴、把、蓋、鈕則爲附件,它們相互間的配置、比例都要涉及一定的理論知識,譬如壺嘴、把、壺肩頸位置的轉折過渡,把、嘴與壺身的鑲接運用的手法,明、暗接的處理,以及各方面虛實之間的對比等,都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壺嘴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出水順暢,剛勁有力,順勢如柱,形成一道彩虹弧線,有七寸不泛花之說;收水亦果斷,不流口水。在嘗試性地目測之外,還要親自試試出水效果。
制壶艺人在作壶时往往是通过自我感觉去设定的,气孔孔径导致的中间的气流、气压情况,滤茶孔面積越大、濾茶孔面積與壺嘴截面比例。孔眼從明代的獨孔,到清代後期的多孔,及至上世紀70年代的球網形孔,依據壺嘴位置關系、嘴型等排列設置。
如果气孔的孔径过小,则空气进入壶内时受阻导致水流不畅。壶流内径决定水流量;器形的各方面决定水压情况,倒水时,水平位置落差关系,水流阻力等等诸多关系,其中壶流的弯曲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