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國茶藝|茶藝知識
茶藝起源于中國,與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山雲霧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藝並非空洞的玄學,而是生活內涵改善的實質性體現。飲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擴展藝術領域。
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並稱四藝,尤爲文人雅士所喜愛。茶藝還是高雅的休閑活動,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誤會和沖突,建立和諧的關系等。
茶藝用具
基本器具有:
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組合一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壺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新茶巾。我們可以從中組合出大部茶藝需要的用具,如“綠茶茶藝”“紅茶茶藝”“烏龍茶藝”等。
茶道組合:
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夾或者茶鑷;形狀如勺子的稱呼爲茶勺或者茶則;環形的鬥稱呼爲茶鬥或茶漏;細頭針形狀的稱呼爲茶針或茶通;扁平彎頭木棍稱呼爲茶刮;形狀爲花瓶造型的稱呼爲茶瓶。
水壺和這些用具的功能:
煮水壶是为了方便我们在泡茶時容易掌握水溫而泡出可口的茶;茶道六件的作用:茶夾是爲了在洗滌、回收茶杯時候方便夾取,同時也可以夾取一些大塊的茶(如普洱等);茶勺是爲了在將茶葉放置入茶杯(茶壺)時候能方便、衛生;茶鬥(茶漏)是爲了在茶壺口較小的情況下擴大茶壺的壺口使得茶葉能幹淨、順利地進入;茶針的作用是在壺嘴被堵時能疏通虎嘴;茶刮的作用是幫助清理出壺內的茶渣;茶瓶(茶筒)則是用來收納上述五件用具的。
泡茶的一般程序
泡茶的程序分爲三個階段:准備、操作、結束。茶的沖泡方法有簡有繁,要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由于各地飲茶嗜好、地方風習的不同,沖泡方法和程序會有一些差異。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變化,要沖泡任一種茶,除了備茶、選水、燒水、配具之外,都共同遵守這樣的泡茶程序。
溫具。用熱水沖淋茶壺,包括壺嘴、壺蓋,同時燙淋茶杯。隨即將茶壺、茶杯瀝幹。其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沖泡後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
置茶。按茶壺或茶杯的大小,用茶則置一定數量的茶葉入壺(杯)。如果用蓋碗泡茶,那麽,泡好後可直接飲用,也可將茶湯倒入杯中飲用。
沖泡。置茶入壺(杯)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沖入壺中。沖水時,除烏龍茶沖水須溢出壺口、壺嘴外,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爲宜。如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