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
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紅
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
茶區的
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紅
茶的
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曆史。
正山小种紅
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紅
茶。从此,紅
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紅
茶迅速成爲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國倫敦
茶叶市场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种紅
茶,并且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正山小种紅
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英国人挚爱紅
茶,渐渐地把饮用紅
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紅
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
茶叶。英国喝紅
茶比喝綠
茶多,且又发展出其独特的紅
茶文化,均與上述曆史事件有關。因爲在廈門所收購的
茶叶都是属于紅
茶類的半發酵
茶——''武夷
茶'',大量的武夷
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
茶市場,且很快成爲西歐
茶的主流。武夷
茶色黑,故被称为''Black tea''(直译为黑
茶)。後來
茶學家根據
茶的制作方法和
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
茶冲泡后紅汤紅叶,按其性质属于''紅
茶类''。但英国人的惯用称呼''Black tea''却一直沿袭下来,用以指代''紅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