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紫砂壺的实用性|紫砂壺购买知识
很多收藏紫砂壺的收藏家在收藏紫砂壺时往往会忽略紫砂壺的实用性,而往往只是看中紫砂藏品的收藏价值。谨言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如果购买紫砂壺是以实用为目的的,那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紫砂壺的实用性。
紫砂壺壶盖
紫砂茶壶是可实用可陈设的艺术品,不能不考虑它的实用性。口盖严实与否是其功能表现之一。从壶盖上,常能端倪出做工的精湛与否。对于大多数的圆形壶盖来说,通转不滞,盖和口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有的壶盖密封性很好,用手摁住盖上气孔,倾壶时壶嘴里便流不出水来,这样的紫砂壺就是实用性非常好的。
壺嘴的出水是否流暢,也是功能標准中的一項。壺嘴流涎,即倒茶時,嘴口不暢余瀝不盡,這實屬一般壺的必然現象,毛病在于壺嘴中空與壺身通孔的合理關系難以人爲解決。最好是茶壺中傾倒出來的茶水“圓柱”要光滑不散落,這種不散落的“圓柱”越長越好。
反之,壶嘴茶水傾出時,即散落迸濺,則不可取。當然直嘴、短嘴容易達到這樣的效果,造型複雜的難度就大一些。另外,倒茶一收嘴口就斷流,這也是泡茶用壺特別講究的。現今有很多泡茶方法,在茶壶倒水时会先倒入接茗公道杯,并不在乎 涎不涎水,当然出水流畅的话会更显舒畅。应该提醒在对历史名作艺术品的衡量标准上不能完全正以此为准。
紫砂壺壶把
壺把的端拿省力、舒適與否也是應該考慮的內容。壺把和壺嘴,對全壺的均衡起著很大的調節影響,若壺身、壺嘴、壺把三者之間失去均衡,整個造型就會顯得不舒服,視覺上也不美觀。
以往紫砂壺比较讲究“三平”的造型标准,即壶口与壶嘴的至高点,在一个水平上。细作探究,这主要是出于倒过来放在转盘平面上制作比较方便的缘故。壶嘴与口平有一定的必要性,否则嘴低于壶口,往壶里倒水时,壶水示满嘴就先流水;反之,倒茶水時,嘴示出水口先出水。至于把手的高低則無必要強求一致,只要構圖均衡飽滿即可。
紫砂壺的大小
壺的大小以毫升計量,和飲茶人數密切相關,也與南北方飲茶文化習慣相關。謹言感覺南方的壺友喜歡100cc~200cc的多,北方的壺友喜歡200cc以上的居多,謹言的說的對嗎?
紫砂壺的形状
以球型或者壓扁一些的形狀合適,可以讓茶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瘦長型的瓷庫中國專家以爲不大好。
紫砂茶具是現如今最受追捧的茶具,購買紫砂茶具時追求紫砂茶具的實用性,才能利用紫砂茶具泡出一壺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