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古樹根科技育茶出新法
廬江縣柯坦鎮農民古樹根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成功並得以推廣的新科技成果“無芯土茶苗扡插法”育茶新技術獲國家專利 。
過去,茶農們傳統培育茶苗,一般都采用從茶棵母穗上剪枝,扡插前,在苗畦上先鋪上一層10公分從深層挖出的無菌黃土,俗稱“無菌芯土”,這樣可減少病蟲害和雜草滋生,促進茶苗生根成活。這種做法用土量大,費工費時,而且成苗率低,培育出來的茶苗很難滿足茶農們需求。
不鋪芯土扡插茶苗一直是古樹根長期思考並研究的一項新的課題,帶著這個想法,他多次到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系向楊維時教授請教,共同探討“無芯土茶苗扦插”科学原理与实施操作过程。这年冬天,古树根在自家承包地里,利用12平方米的小块耕地作为他的小型“试验场”,进行铺芯土和不铺芯土对比试验,第二年春天,他惊喜地发现,不鋪芯土扡插的茶苗成活率比铺芯土的成活率要高于10%-20%,而且省工省时省钱,每亩育苗成本可减少成本投资800多元。实践证明,不鋪芯土扡插法不仅是成功之举,而且很具有科学性与推广性。从这时起,古树根便一头扎进他的科技育茶研究項目,從小規模試驗發展到規模發展。他的科技研究成果不僅得到鎮黨委、政府的支持,而“無芯土茶苗扡插法”在申報國家專利 的同時,還獲得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安徽省科委、省總工會、省發明家協會成果金獎。
那麽,不采用深層無菌土怎樣才能減少病蟲害和消除雜草呢?古樹根采用的方法很簡單,在茶苗扡插前,用丁草胺、乙草胺噴灑地面滅草,再用多菌靈等殺菌劑滅菌就可以了。
日前,古樹根培育開發的“無芯土茶苗扡插法”培育出的茶苗每年保持在150-200萬株,數量在逐年遞增,他培育出的“龍井43”、“龍井長葉”、“潛川雪峰”等優質名茶茶苗遠銷到省內外各地,深受茶農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