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翠蘭|安徽十大名茶
嶽西翠蘭 是一種漢族名茶,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新創名茶。國家地理標志産品。産于安徽省皖西大別山腹地安慶市嶽西縣境內的二十多個鄉鎮。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産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彌漫。“嶽西翠蘭 ”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
嶽西翠蘭 茶産于安徽省大別山腹部的嶽西縣,因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而得名。嶽西翠蘭 制作,谷雨前後選采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爲標准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
嶽西翠蘭 創制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5年獲農業部“優質農産品”稱號,被評爲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此後,兩度獲得中國國際(蕪湖)茶博會金獎、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2010年至2012年四度成爲國賓禮茶,2011年全國“兩會”專用茶。2013年4月在北京第三屆中茶博覽會榮獲評比金獎。
嶽西翠蘭 ”地理標志注冊從2006年9月1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請到2007年3月5日商標局正式受理,經過初審、實審並公告于2008年4月21日正式獲准通過,專用權期限自2008年4月21日至2018年4月20日。而茶鄉嶽西縣,先後被國家定位名優茶生産基地縣、無公害茶生産示範縣、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茶葉清潔化生産控制研究實施縣等。
嶽西翠蘭 品牌
百年翡冷翠、江泳、良奇、綠月、雲林、多枝尖、神雁、徽記、五福子、福康茶業、卉蘭、闵翠、原樸山、長嶺蘭芽.
嶽西翠蘭 制作工藝
1985年包家河的石佛寺和姚河的黃樹試制的嶽西翠蘭 ,在安慶地區名優茶評比中奪得前2名。同年將2個試制點茶葉混合,送農業部參加全國評比,評爲全國新創名茶。1989年全國名茶複評中,再次榮獲名茶稱號。
1990年代嶽西縣又相繼開發嶽西翠芽、嶽西翠尖,形成了嶽西翠蘭 名優茶系列。
嶽西翠蘭 屬綠茶類特種烘青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爲原料,經殺青、揉撚、幹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汤、叶底以綠色为主。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制茶流程有品種、栽管、植保、采制等基本步驟。其中制茶前的培植管理技術大致有:土壤、地形、選種、繁殖、施肥、采摘等,不一而足。手工制作工序有鮮葉采摘、攤放、頭鍋、二鍋、初攤、毛火、複攤、足火等八道,手法有抓、抖、撒、撈、滾、甩、攏、帶、磨等。
鮮葉標准:采摘標准現分三級:一級爲單芽;二級爲一芽一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