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福建烏龍茶品种资源
的含量最高。其次爲橙花叔醇、芳樟醇、β——此羅酮+(乙)——茉莉酮;成品茶中共檢出67種組分,其中以橙花叔醇的含量最高,其次爲α——法呢烯、β——紫羅酮+(乙)——茉莉酮和二羟海葵內脂等八類揮發油組分是烏龍 茶的特征香氣組分。四、福建烏龍 茶品種的鮮葉形態解剖結構華南農業大學嚴學成教授對安溪烏龍 茶品種葉片的形態解剖結構進行光學顯微與電子顯微觀察,發現適制烏龍 茶的品種,如鐵觀音、水仙、黃旦等的葉片下表皮具有分泌功能的腺鱗結構。並對烏龍 茶品種不同葉位的形態結構進行觀察研究,結果表明:烏龍 茶品種,從第3片葉往下,葉的總厚度減少,類胡蘿蔔素增加,此種現象表明葉子趨向衰老,葉綠體也隨著衰老退化。隨著葉綠體衰老退化,類胡蘿蔔素增加,尤以β——胡蘿蔔素增加顯著,在加工過程中分解成具香氣的酮醛類物質。適制烏龍 茶的品種可溶性糖含較高,成茶帶甜香味。五、福建烏龍 茶品種的染色體核型國內有關學者對福建烏龍 茶品種的染色體核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烏龍 茶品種染色體核型屬2A類型的有鐵觀音、水仙;屬2B類型的有奇蘭、紅佛、本山、赤葉奇蘭、大葉烏龍 、毛蟹、梅占等。六、福建烏龍 茶品種的酯酶同工酶福建省茶科所,對81份福建茶樹品種資源的酯酶同工酶進行了分析,共檢出12條酶帶,其中有兩條酶帶僅在烏龍 茶種質中出現,這可能是烏龍 茶种质酯酶同工酶的特征酶带。参考文献:1、白 元等 中国茶樹品種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2、葉乃兴等 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福建茶葉
福建茶葉
1994(1)4、陈荣冰等 高香优质烏龍 茶新品種選育研究初報 茶葉科学技术
1995(4)5、陈德华等 武夷名枞选育进展情况
福建茶葉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0.17、严学成
茶樹形態結構與品質鑒定
農業出版社
1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