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蟲情
近期以來,部分茶區一些茶園次要害蟲發生趨重,在防治時應引起關注。本期介紹一種害蟲—茶細蛾。茶 细 蛾
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 Walsingham 又称幕孔蛾、三角卷叶蛾。全国大部分产茶省、自治區均有分布,局部地區發生。幼蟲爲害,不僅影響茶葉産量,而且蟲糞汙染茶葉,使茶葉品質下降。發生規律:
茶細蛾在安徽一年發生約6代,在浙江一年發生7-8代。以蛹在茶樹中下部葉背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在浙江各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爲: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9月下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11月至12月如果天氣溫暖,部分尚能發生8代。其中,第3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爲害最嚴重。第4代後發生不整齊,世代重疊。
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嫩叶背面。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从叶片的下表皮潜入,在上、下表皮间取食叶肉,形成潜道。幼虫3龄起进入卷边期,即幼虫从潜道中爬出,在嫩叶边缘吐丝将叶缘向背面卷折,幼虫在卷边内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留下上表皮,虫粪留在卷边内。4龄后期开始转为结苞期,即幼虫自嫩叶尖向叶背(个别向叶正面)卷结成三角形虫苞,在叶内取食,留下一层表皮,虫粪留在中心苞内。 影响茶細蛾種群消長的主導因子是氣溫和天敵。高溫對之生存不利。天敵主要有錐腹姬小蜂、茶細蛾繭蜂和蜘蛛等。
防治方法:
分批采摘:茶細蛾卵均産在茶葉的收獲部分,幼蟲也均棲居在這一部分,因此實行分批勤采,可有效地減輕危害。
人工摘除虫苞。
適時修剪:在越冬代幼蟲化蛹前,進行茶园轻修剪,可以达到较佳的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当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时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潜叶、卷边期。可使用敌敌畏、辛硫磷、联苯菊酯、赛丹、除虫脲、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万灵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