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病蟲害生物防治方案
生物防治 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食蟲昆蟲、寄生性昆蟲、蜘蛛、鳥類和病原微生物等)或其代謝産物來控制病蟲害的方法。生物防治 具有對人畜無毒,對其他有益生物安全,不汙染環境,不産生農藥殘留,對作物無不良影響,有比較長期的效果等優點。
在茶園有害生物防治 中應積極提倡生物防治 。但同時生物防治 也有一些局限性,由于食蟲昆蟲、寄生性昆蟲、病原微生物等害蟲天敵本身也是一種生物,防治效果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見效緩慢、專化性強、某些菌種易退化等。因此,生物防治 必須和其他防治方法協調使用,以充分發揮其防治效果。
1、茶树害虫天敌的类型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害虫天敌。据报道,茶園中害蟲天敵有1100多種,主要分爲寄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和病原性天敵三大類。它們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對控制茶園病蟲害,維持生態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寄生性天敌主要指寄生性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和寄生蝇等。这类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潜在性害虫长期受到控制而不造成为害,如茶白青蛾幼蟲期常受到一種青蛾瘦姬蜂的爲害,長期處于零星發生,茶硬膠蚧由于受到一種花翅跳小蜂的寄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將主要害蟲的發生爲害控制在造成經濟損失之前,像茶尺蠖絨繭蜂對茶尺蠖種群的寄生率可達到70%以上,使幼蟲在3齡時死亡。
捕食性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动物、蜘蛛、瓢虫、草蛉等,一般都是杂食性的,对寄主害虫的选择范围广,其种群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远较寄生性天敌为大。在捕食性天敌中蜘蛛种群占80%~90%,由于蜘蛛具有数量大、繁殖率高、种类多的特点,其对茶園害蟲種群的控制更爲顯著。據研究報道在一定的獵物範圍內,每天每頭蜘蛛可捕食害蟲6~10頭,其對假眼小綠葉蟬的控制作用可達60%以上,除蜘蛛外,捕食性螨對害蟲的捕食作用也較大。
病原性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黑刺粉虱真菌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十分突出,经分离和繁殖,施用后其防效可达83%~87%。圆孢虫疫霉对茶尺蠖具有較高感染力,自然致病死亡率高時可達90%以上。茶園昆蟲病毒資源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從茶樹害蟲中分離出50種以上的病毒,一些主要害蟲都受到病毒的自然制約。如1977年和1981年秋,茶尺蠖、油桐尺蠖在安徽、浙江等茶區先後兩次受到病毒病的流行而被控制。扁刺蛾常年于黴雨季節受扁刺蛾病毒病的流行而大量罹病死亡。利用病毒治蟲是一種安全、有效、持效作用強的生物防治 手段。目前我國已有昆蟲病毒制劑生産。
2、生物防治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