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雲南普洱茶,不僅僅是傳統
待客之道,是最能反應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禮儀。諸如俄羅斯聯邦各國,一瓶上好的伏特加就是最好的注解,到了浪漫的法蘭西,得換成被稱之爲生命之水的葡萄酒,大西洋對岸的美洲諸國,香濃的咖啡最受歡迎......這些都是傳統......可惜的是,這樣悠久的傳統,逐漸的瓦解和消失。甚至于博主在看日劇的時候偶爾看到家庭主婦用著很小巧的茶壺沏茶待客,都覺得親切和溫馨---我們自己,卻喝著金屬盒子灌裝的啤酒或者可樂沾沾自喜,也算是與時俱進加上和國際接軌吧。
傳統的顛覆和更新,老王並不反對。我個人反對的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抹殺和跟風,最後連自己的老祖宗姓什麽都不知道了。我也反對成天動不動就搬出四大發明來洋洋自得......在美國,一棟建築物矗立的時間超過兩百年就算是國寶級的文物,享受各種保護和修繕。在日本,一些只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地方就被列入殿堂級的待遇......當然,我們是地大物博,不在乎這些小事的,我們有的是曆史,有的是五千年的光輝,幾百年的東西,算個Q!
普洱 茶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作爲被用文化傳統爲外衣,股市操盤爲手段,急功近利爲目的,聯手爆炒快進快出的一個産業,無疑給我們這些愛茶之人,活生生的上了一堂現代化的商業課,到最後,實際上還是“錢爲上”的鬧劇而已。
法蘭西和蘇格蘭的威士忌曾經三起三落,七十年代的美洲咖啡也曾經衰退得岌岌可危,相同命運的還有瑞士的鍾表和斯裏蘭卡的紅茶,我提到的這些,都是傳統,也都是劫後重生的例證。
不管物質再如何的豐盛和精美,傳統的內涵和魅力,往往勝過經濟乃至滿足的需要,超越物質的範疇而進入精神層面,在現代化的社會,光憑這種精神的需求,就能生存下去---誰說石英鍾電子表盛行,瑞士的鍾表業就跨了?
況且,雲南普洱 茶不僅僅只是傳統,我相信,只要能夠堅持喝上半年以上的朋友,自己都能夠親身體會到普洱 茶給身體帶來的種種好處和愉悅的。
我的面前;分別是十公斤和二十公斤的兩包普洱 茶,打包得整整齊齊棱角分明,這些普洱 茶,一部分將搭乘飛機到中東,一部分將遠渡重洋去美利堅合衆國......傳統即爲民族的,民族就是世界的......地球村的說法,此時此刻,無比的清晰和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