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生態系統中病蟲種群間的平衡
輕修剪剪除病蟲枝等方法進行防治。對長白蚧、龜田蚧等多種蚧類爲害嚴重的茶树可进行台刈结合喷药进行彻底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确保茶葉豐産優質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具有速效、使用簡便,受環境條件影響小等優點,但六十年代以來,由于先是發現了長效性有機氯農藥在各種動植物體內、食品和環境中的高殘留現象,繼而又發現一了不少農藥可能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等作用,再加上化學農藥對天敵有益生物種群的非選擇性殺傷作用和病蟲抗藥性産生等缺點,引起了人們對化學防治前途的憂慮。應該指出,從整個化學防治發展前途來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它在農作物(包括茶葉在內)的病蟲防治上仍將起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成爲綜合防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然,在任何一種農藥和任何事物一樣都有一個新陳代謝、發展消亡的過程。新的代替老的,這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滴滴涕、六六六這類農藥在它使用後的三十年來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長期實踐證明也存在許多缺點,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品種代替殘留過長的老品種是適當的,特別對茶葉這種飲用作物而言,禁止使用滴滴滋涕、六六六等高殘留品種和1605、1059等高毒品種是完全必要的。 茶葉生産上的農藥品種的選用必須考慮茶葉的特點。一般而言,除了必須具備高效、廣譜、對人畜低毒等特點外,還必須考慮到茶樹具有如下幾個其他農作物所沒有的特點:①茶葉是一種飲料,對色、香、味有一個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農藥品種對茶葉品質沒有不良影響;②茶樹是一種全年多次連續采收的作物,一般情況下每隔7-10天采收一次,這和一般農作物一年采收一次或少數幾次的情況不同,這就要求農藥品種噴藥後在茶葉中的殘留期不能過長;③茶樹收獲的部位就是直接噴藥的部位,采下的鮮葉不經洗滌直接加工制成成茶,而且在飲茶時人們用沸水對成茶進行多次浸泡萃取,這就要求農藥品種在茶叶中的残留量和水浸出率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考虑。 根据我国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多年进行的药效筛选和残留量的研究结果,指出,任何一种优良的农药品种只有在安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才能显示经的优良性能,因此严格遵守安全合理使用标准,按照规定用量、浓度和经过一定的安全间隔期后进行采摘是必要的。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一般系指用食蟲昆蟲、寄生性昆蟲、病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天敵來控制、壓低和消滅病蟲害。它具有對人畜無毒、不汙染環境、對作物和其他生物無不良影響、有比較長期的效果等優點,缺點是由于天敵生物本身也是一種生物,受環境影響較大,有的種類的繁殖和飼養工作比較複雜,此外和化學防治有一定的矛盾。 生物防治 具有廣闊的前途,大自然爲生物防治 提供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據貴州省湄潭茶中研究所調查,發現茶園天敵昆蟲160余種,蟲生菌20余種,捕食性蜘蛛50余種,還有益鳥、獸、蛙等。浙江、安徽兩省分別釋放絨繭蜂(Apantelessp.)防治茶尺蠖和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nsWestwood)防治茶小卷葉蛾,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