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喝普洱茶的重點時間段
當年宮裏的人很多,真正能用普洱 茶的只有皇帝、皇太後,還有皇帝賞賜的人,妃子只能用黃茶。當時,普洱 茶很珍貴,與鹿茸、人參一道被稱爲“宮中三寶”。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鎮守雲南開化等地地方副管總兵官事闫光炜,爲恭祝康熙皇帝八十大壽:“恭進:普洱 茶四十圓,孔雀翅四十副……”。奏折上面有康熙皇帝在折後用朱筆批到:知道了。
雍正朝時,雲貴總督、雲南巡撫和貴州巡撫每年進貢一次,貢品以普洱 茶爲主:
雍正二年八月初二日,雲貴總督高其倬恭進計進:“大普洱 茶100圓、中普洱 茶100圓、女兒茶500圓、芽茶20簍、茶膏40匣……”
雍正三年七月十三日,雲南巡撫揚名時恭進計進:“大普茶80圓、中普茶100圓、小普茶200圓、女兒茶500圓、芽茶20簍、茶膏40匣……”
雍正八年九月十八日,貴州巡撫張廣泗恭進:“大普茶90圓、小普茶900圓、普茶尖90瓶、普蕊茶90圓、茶膏90匣……”
據宮中檔案記載,雍正時期,普洱 茶一年的入貢量已達5000余斤。普洱 茶作爲皇帝專有的貢品,除自己獨享外,還作爲賞賜品,賞給皇後親貴、內外大臣、蒙古親王郡王、貝勒公子額附後吉、喇嘛等。作爲國禮,頒賞西洋各國國王及來使和藩屬國國王及來使。作爲祭祀品,用來祭神、祭祖、供佛,在清代普洱 貢茶顯示出獨特的作用。
清嘉慶四年九月十九日,軍機處查抄和珅府之日同時查抄了內務府大臣和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福長安府邸,軍機處的財産抄沒清單中除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外,還記載著查得“普洱 茶三百圓八十八團桶”,“茶膏一百九十匣”,這份抄沒清單送至嘉慶皇帝手中時,他下旨將其他財物均收歸國有,只在普洱 茶之上畫了一個朱紅色的圓圈,這個圓圈便是皇上禦用的標志。
爲什麽産于我國西南一隅的普洱 茶會受到大清皇帝的喜愛,原因在于普洱 茶的降脂、減肥、去油膩的神奇功效,使清王室鍾情于具有降脂減肥作用,美味甘醇,便于貯藏的普洱 茶。在清代很長的時間裏,普洱 茶的身價一路飙升,成爲了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茶中至尊。清人阮福曾寫道:“普洱 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師尤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