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曆史年表:普洱茶大記事
意見》。會上,蘇芳華主編的《二OO二中國普洱 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9月24日~25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思茅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茶城——思茅茶文化研討會”在思茅市召開,參會的30多名國內專家、學者審議通過了思茅市人民政府提交的《中國茶城建設初步設想》。會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正式授予思茅市爲“中國茶城”稱號。
11月17日~18日,由雲南省茶業協會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共同舉辦的“雲南古茶園申報世界遺産工作座談會”在勐臘縣勐侖植物園召開。
11月24日,在2002廣州茶博覽交易會第二屆(秋季)優質茶評比大賽中,雲南古普洱 茶公司的宮廷普洱 茶榮獲“普洱 茶王”稱號。100g宮廷普洱 茶王拍賣了16萬元。
2003年
1月,黃桂樞主編的《中國普洱 茶文化新探》一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包括了第二、三屆中國普洱 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和2002中國普洱 茶國際學術研討會和2002年9月“中國茶城(思茅市)茶文化研討會”部分論文。
3月,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頒布《雲南普洱 茶地方標准》。這是雲南省第一個茶葉地方標准。
2004年
2月,中國普洱 茶研究院在雲南省思茅茶樹良種場基礎上成立,院長楊柳霞。
3月,周紅傑主編的《雲南普洱 茶》由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一本系統介紹雲南普洱 茶的專著。
11月11日,由臨滄市人民政府茶葉辦公室、臨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臨滄首屆大友杯普洱 茶神農獎公開賽”,評出金獎一名、銀獎二名、銅獎三名、優質獎八名。
12月19日,雲南科技出版社與雲南省茶葉商會共同在雲茶大酒店召開“什麽是普洱 茶”專家座談會。20位專家針對目前社會和學術界對普洱 茶認識的現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2005年
2月,由雲南科技出版社主編的《雲南普洱 茶》(春)出版發行。
3月27日~30日,由雲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孔明興茶1780周年暨中國雲南普洱 茶古茶山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勐臘縣勐侖鎮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隆重舉行。會上,張順高主編的《中國雲南古茶山?茶文化研究(紀念孔明興茶1780周年)暨中國雲南普洱 茶古茶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通過了保護和利用古茶樹資源爲主題的《勐侖宣言》。
4月,張孫民主編的《普洱 茶源》一書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4月28日~30日,由思茅市人民政府、雲南省農業廳、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和雲南省茶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普洱 茶葉節、首屆全球普洱 茶嘉年會、雲南首屆普洱 茶交易會”在雲南思茅舉行。
4月26日,第七屆中國普洱 茶葉節評出了10名首屆“全球普洱 茶十大傑出人物”。他們是:香港的白水清、何景成,法國甘浦爾,台灣石昆牧,陝西紀曉明,韓國姜育發和雲南羅乃炘、周紅傑、張寶三、黃桂樞。
5月1日,由首屆“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普洱 茶文化北京行組委會舉辦的“馬幫茶道?瑞貢京城”出发活动正式在普洱 縣舉行,主辦方共有120匹馬,馱有224筐14420片普洱 茶,于5月1日由普洱 出發,途徑成都、西安、太原、河北五省的80多個縣、市,行程4000多公裏,于10月9日到達北京,10月27日返回昆明。
6月16日,由雲南六大茶山茶葉公司爲廣東芳村茶葉城開業志慶制作,由廣州市錦桂房地産開發公司收藏的重3.6噸,直徑3.28米,厚0.375米的巨型普洱 茶餅落戶廣州芳村茶葉城。此餅已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
6月16日,應廣州茶文化促進會、廣州芳村茶葉市場邀請,由省茶葉商會常務副會長田世雲、副會長蘇芳華、秘書長丁啓祥帶隊,包括阮殿蓉、周紅傑、張俊、曾雲榮、何仕華、楊行吉、鄒炳良、吳啓英、黃桂樞等12名普洱 茶專家宣講團,赴廣州出席爲期兩天的“談古論今話普洱 ”大型茶文化活動,向廣州市民宣講普洱 茶。
7月31日,全國首個以普洱 茶爲經營內容的茶葉城在廣州芳村開業,占地2萬多平方米,百余家大小茶商雲集其中。
8月,鄧時海、耿建興著《普洱 茶續》由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10月13日,首座普洱 茶都落戶京城馬連道茶城。這是思茅市和北京市宣武區政府聯合建立的“普洱 茶都”,經營的茶商有100多家,經營普洱 茶品種有400多個。這是我國首家以普洱 茶爲主體的茶葉展示交易中心。
10月15日,雲南馬幫進京文化活動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了“希望工程雲南普洱 茶慈善拍賣”。著名電影、電視明星張國立捐出委托馬幫經4000公裏馱到北京的9999號普洱 茶,7餅共拍得160萬元高價。
10月28日,全國首家普洱 茶品質檢測中心在雲南雲藥實驗室挂牌成立。這是專門從事普洱 研究與開發和普洱 茶品質檢測分析的機構。
10月31日,國家商標局向雲南普洱 茶葉協會頒發了《普洱 茶原産地證明商標注冊證》。
11月10日“滇茶大益天下,馬幫西藏行”活動在勐海縣拉開帷幕。這支由99匹馬組成的馬幫,共有13名女子馬鍋頭,他們趕著馱運普洱 茶的99匹馬,沿滇藏茶馬古道挺進西藏。
12月,王美津主編的《普洱 茶?經典文選》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6年
2月12日,由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北京亞視星空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的“馬幫貢茶萬裏行”活動由勐臘縣易武鎮出發,99匹馬組成的大馬幫,馱運普洱 茶經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天津九省一市76縣,7月到達北京。
3月,詹英佩著《中國普洱 茶六大茶山》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4月8日,雲南普洱 茶葉協會在普洱 哈尼族彜族自治縣宣告成立。
4月9日,雲南農業大學龍潤普洱 茶學院和雲南普洱 茶研究院挂牌儀式在雲南農業大學隆重舉行。
4月30日~5月2日,中國臨滄首屆茶文化博覽會在臨翔區舉行。
7月1日,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雲南省地方標准DB53/103-2006《普洱 茶》和DB53/T171-173-2006《普洱 茶綜合標准》。
9月22日~2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雲南普洱 茶國際博覽交易會”在雲南茶葉市場隆重舉行。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雲南首屆普洱 茶茶王評選活動”,評出普洱 生茶餅、磚、沱;普洱 熟茶餅、磚、沱和宮廷普洱 茶七個茶王。瀾滄古茶有限公司的宮廷普洱 散茶100克拍賣了22萬元。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