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泡茶三要素|茶葉論文
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麽茶而定。不同的茶葉應以不同的水溫沖泡,泡茶溫度大體分爲高溫、中溫、低溫三種。
1.低温(70℃~80℃): 用以冲泡都匀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茶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霍山黃芽、君山銀針等黃茶類。
绿茶,因爲不發酵保持了茶葉的鮮嫩,一般以80℃左右水來沖泡爲宜,才能體現綠茶“清、鮮、甘、爽”的特點,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也會大量破壞。就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就会淡薄。若品尝时仍觉得苦味太重,可再降低水温。
2.中温(80℃~90℃): 用以冲泡①轻发酵的茶類:如文山包種茶,若焙火較重,仍以高溫沖泡。②芽茶類:如雖帶嫩芽,但重萎凋的白毫烏龍、紅茶等。 ③熏花茶:香片、熏花。
3.高溫(90℃~100℃):主要用以沖泡以下幾種:
① 叶茶類:鐵觀音、水仙、凍頂烏龍等。
②重揉捻茶類:鐵觀音、佛手等接近球狀的茶。
③重焙火的茶類:色澤較黑、較暗的茶。主要用以沖泡青茶和黑茶。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高溫沖泡,如鐵觀音、凍頂烏龍、水仙、武夷岩茶等,上述烏龍茶之焙火高者,水溫要高,焙火輕者,水溫要低。而因黑茶是後發酵茶。經過長期的存放,含有一定的穢物和黴味,則須烹100度的水來沖泡,才能既洗淨穢物、黴味,又可泡出茶的陳韻、陳香。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爲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爲遜色。
這裏還要特別說明的是,上面談到的沖泡水溫不論是低溫還是中溫,是指將水燒開之後(水溫達100℃),再冷卻至所要求的溫度;當然如果是無菌生水,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
三 冲泡的时间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系,不可一概而論。
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等,第一次沖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無幾了。香氣滋味也是頭泡香味鮮醇,二泡茶濃而不鮮,三泡茶香盡味淡,四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