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茶園管理细则(部分)|茶園管理制度
,選擇最佳的治蟲時機和最有效的農藥。做到科學、有效的治蟲。選擇高效、低毒、低農殘農藥品種,必須符合進口國以及我國有關部門的規定,嚴禁使用我國法律、法規、規章及茶葉進口國禁用或限制的農藥。
4、根據基地每年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建立可選用農藥清單,清單內容包括農藥的中文名稱(包括商品名)、農藥登記號、安全間隔期、農藥的作用及農藥使用標准規範和稀釋表。
5、農藥應由基地農資管理部門統一向有資質的農藥銷售商采購,並加強對購進農藥的驗收管理。對采購的農藥做好記錄,內容包括:采購日期、采購數量、農藥正式中文學名。並保存購買發票。采購的農藥存放在專用的保管倉庫,由專人管理,避免與其他農藥混放造成藥效降低或喪失。此外,倉庫要保持幹燥、清潔衛生;對首次采購的農藥必須經過有效成分檢測,確認合格後方可發放使用。
6、農藥的發放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病蟲害發生情況,由植保員提出書面申請,農資管理部門審批後方可發放。農資管理部門要做好發放記錄,內容包括:發放農藥的時間、名稱和數量。
7、農藥由植保員領取後按照農藥使用標准規範和稀釋表確定的稀釋比例進行配制,並監督農藥噴灑及器具清洗。
8、遵照施藥後的安全處理程序對農藥空瓶或者空袋進行銷毀或其他處理;剩余農藥由基地植保員負責退回基地農資管理部門,統一處理並做好記錄。
9、對于施藥人員進行培訓,掌握農藥和噴灑器具的正確使用。
(二)對于化肥的管理和規定
1.基地使用的肥料必須經過有效成分確認,茶樹種植宜使用有機肥。農家肥等有機肥料施用前應經無害化處理,有機肥中汙染物質含量應符合有關規定;微生物肥料應符合NY/T227要求;葉面肥應使用農業部門登記注冊的品種。
2. 肥料应由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向有资质的肥料销售商采购,对采购的肥料做好记录,并保存购买发票。采购的肥料存放在专用的保管仓库,由专人管理,避免与其他肥料混放。
3. 肥料的发放由植保员提出书面申请,农资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发放。农资管理部门要做好发放记录,内容包括:发放肥料的时间、名称和数量。
4. 剩余肥料由基地植保员负责退回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采收、加工、運輸管理制度
(一)采摘管理
采摘工作是茶園培管的最終體現和茶葉品質的基礎,在不損壞茶樹的情況下,分片采摘、多産好茶,提高單産。
1、鮮葉采摘堅持分期分批、及時、勤采的原則,貫徹科學、合理的采摘方法,確保鮮葉質量。
2、采摘人員堅持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掌握采摘方法,采茶人員采茶時禁止使用香脂或與有異味物品接觸,確保鮮葉衛生。
3、采摘鮮葉時要根據勞力、茶樹萌發狀態組織勞力按照地塊,分期分批采摘,做到一地一塊一次采摘完畢後,再調整到下一塊地,禁止亂采、混采。
4、采摘工作完成後,由專人是否達標並及時記錄。
(二)加工管理
1、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1)身體狀況必須符合從事食品加工行業的健康要求,
(2) 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茶葉加工程序操作,掌握茶葉加工整套技術。
(3)廠房、車間內嚴禁吸煙、喝酒、擦香粉、香水。
2、初制車間管理
(1)生産前全面清洗各種制茶設備,車間地板用拖把拖幹淨。
(2)鮮葉堅持用竹墊攤放。
(3)車間重地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4)制茶完畢後,加工人員用掃把、拖把全面打掃衛生。
3、不合格産品處理
(1)在生産過程和檢查中當負責人發現不合格産品時,在兩小時內,盡快以書面形式將情況報告內部檢查員。
(2)內部檢查員必須在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相關人員查明原因,並討論作出處理決定。
(3)對不符合綠色(有機)食品標准的産品將綠色(有機)食品標志予以取消,根據不合格的原因將其降爲常規産品或廢棄銷毀。
(4)在綠色(有機)産品庫存表中,沖減庫存數量,增加常規産品庫存或報損。
(5)將該事件的全過程予以記錄。
(三)儲運管理
1、倉庫保管
(1)倉庫分區,分別設茶葉驗質員和倉庫保管員。
(2)保管員與加工人員一道進崗位培訓,並接受身體檢查。
(3)保管員根據入庫記錄入庫,對照批號,相符給予入庫,不合格的成品做到堅決不能入成品庫。
(4)保管員堅持按單入、出貨,並做好記錄,記錄由保管員保管。
2、貨批和運輸管理
(1)入庫標簽上必須標有:批號、茶類、級別、件數、件重、入庫時間。
(2)産品分區域儲藏,綠色食品(有機)茶使用專用倉庫,並用明顯的綠色食品(有機)茶標志標示。
(3)出廠綠色食品(有機)茶的標簽應包括以下內容:
頒證機構標志;産品出廠批號;産品質量:如:××%有機産品或××%有機轉換産品;生産單位;花色等級;件數×件重;銷往國家或地區。
3、運輸管理
(1)運輸工具必須清潔、衛生、幹燥、無異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汙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2)裝運前必須進行質量檢查,在標簽、批號和貨物三者符合的情況下才能運輸。填寫的有機茶運輸單據,要字迹清楚,內容正確,項目齊全。
(3)運輸包裝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有機)茶的包裝規定,牢固、整潔、防潮。包裝上必須有明顯的標志,內容包括:茶葉品名、重量、件數、批號系統、收貨和發貨單位名址等。
(4)在運輸過程中必須穩固、防雨、防潮、防曝曬。裝卸時應輕裝輕卸,防止碰撞破損。
四、有毒有害物質檢驗監控制度
1.基地土壤污染状况监测
茶樹種植前扡取有代表性土壤送至湖南省環保總局進行土壤農殘和重金屬元素含量的檢測,確認未受違禁藥物汙染方可允許種植。每兩年進行一次,取樣標准按照國家標准執行,根據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2. 对灌溉、喷药用水的检测
對灌溉、噴藥用水進行違禁藥物、重金屬等汙染物檢測,檢驗合格者方可。
3. 对喷洒农药的检测
對于初次使用的農藥要經過湖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有效成分檢測,確認合格後方可批准使用。
4. 对从业人员身体状况的要求
從業人員必須符合從事食品加工行業的健康要求,發現從業人員有重大疫病疫情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5.對采購的原材料、生産過程的半成品、最終産品等的檢驗和試驗。
産品衛生質量(農殘、重金屬、細菌含量)報送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或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檢測。所有質量(感官、理化、衛生)合格後報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局出具報告,最終産品憑單放行,運往口岸。檢驗出現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産品處理細則處理。檢驗和試驗結果都應及時記錄。
五、培訓教育
1、各基地茶場技術員對員工進行采茶、制茶技術培訓。
2、高校、科研所的有關專家到茶場對從業人員進行茶葉栽培、加工技術、出口茶质量控制技術培訓。
3、公司邀請有關專家、教授對基地管理、技術人員進行統一集中培訓,組織基地茶場交流先進經驗。
4、根據要求,由公司組織相關人員去外地參加有關培訓班。
基地茶園管理細則(部分)
茶園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