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一元零售茶葉的包裝說起
老北京人大都喜欢喝花茶,那是一份享受。作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花茶産家,其代表就是北京老字號張一元茶莊。有個細節,不知您注意到沒有,就是去張一元買茶時,那茶葉現場包裝 的過程,也可算作是一份視覺享受!那外包裝 ,就兩張白紙平鋪在櫃台上,稱完重量的茶葉“嘩”地往上一倒,售貨員熟練地左右、前後一對折那兩張紙,魔術般的一個規整的梯形方包就打包完成了。接著,用一根細繩十字一捆,不但這茶葉包不會開散,而且在細繩打完結後,一定會給您留下夠您兩個手指穿進去,輕巧提拎著的方便。所用材料,既衛生又環保,簡單還美觀。並不比現在那些什麽紙桶、鐵桶、玻璃罐塑料盒之類的差。
不過還有個細節,你可能沒太在意,這個茶葉包所系好的細繩扣,一定是在包的側面。爲什麽?這裏有個早年間約定俗成的規矩,幾乎所有入口商品,凡是用紙包包的,包裝 系繩都在側面。唯獨一樣入口物不在側面,那繩是系在正上方的——中藥!您或許說“這是瞎講究”!其實不然,往大點說,這是一種北京民俗文化的體現呢!老北京人愛在街上遇到時互相打個招呼,看見您手裏拎紙包,往往會調侃一句:“您買什麽好吃食啦?”既是問候,也是祝賀的意思。可要是看見您手裏的紙包不是側面拴繩提著,而是拿著正面系繩的紙包,那就不會這麽說了,或是根本不提這檔子事,很小心地問:“您……怎麽不舒服?拿藥去啦?”您瞧瞧,這裏是不是有點子學問?
剛才談到包裝 的美觀,您或許還不太贊成我的說法。現如今的包裝 ,那材料之豐富,設計之精美,色彩之斑斓,真可謂“琳琅滿目”“五光十色”。可在我看來,那些既不實用也不環保,浪費不說,還實在是有點千篇一律,毫無特色,更談不上什麽美觀啦!有特色又美觀的包裝 ,老北京有嗎?有!我給您舉個例子:六必居的醬菜,現在大都是玻璃瓶,上面再貼上花花綠綠的標簽之類的裝潢,看起來和別的罐裝食品沒什麽區別。可在早年間,人家賣醬菜時不用這玩意兒,而是既環保又實用的柳條編就的輕巧別致、不滲湯的小油簍。那標簽就更絕了,裝好醬菜後,小油簍口上罩上一張油紙,再拿一小張紅紙,先在紅紙上“啪”的一聲,蓋上一方藍印章“六必居醬園”,再複在那張油紙上面,用紙繩轉圈一捆,照例留給顧客一個能手提著方便的小提環。走在大街上,大老遠一看,您就知道那是六必居的醬菜,沒錯!
我說它美觀好看,不信,您要是把現在的玻璃瓶和小油簍包裝 的酱菜往那儿一摆,我敢说,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来京旅游的,甚至是 “老外”,一保准都愿意要这小油篓。为什么?有特色啊!漂亮啊!您别以为油篓是黑的,忒俗,封口的纸是红的,忒艳,俗、艳的就都不好看,尤其是红黑相配。“俗艳至极,也是一种美!”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这可是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说过的。人家什么没见识过呀?他举例说明时,所举的例证就是六必居的酱菜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