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琰濱:紫田耕陶 传艺不辍|紫砂壺资讯
蔣琰濱 出生在丁蜀蠡河邊的一個陶藝世家。質樸的泥性融入童年,讓蔣琰濱 從小就具有一種在陶器上筆走龍蛇的潛質。他早年跟著名書法家儲雲學書法,又結緣于書法金石家陳複澄,並在陶刻上得其親授,後又得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的衣缽之傳,“琰濱刀法”慢慢形成一道獨特的陶刻風景。
蔣琰濱 有著紫砂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陶瓷類價格認定專家等衆多頭銜。爲了更好推動紫砂行業尤其是紫砂陶刻産業健康有序發展,去年,我市積極組織籌備成立市陶瓷行業協會陶刻協會。經過審慎的考慮和廣泛的征求意見,陶刻業內一致推選蔣琰濱 擔任會長。剛剛上任,蔣琰濱 就不負衆望,成功策劃舉辦了“甯朗杯”陶刻大賽,組織業內陶刻好手參賽,充分展示了紫砂陶刻藝術健康和諧的發展面貌。該賽事活動也成爲第八屆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的重要環節。
作爲市政協委員,蔣琰濱 始終肩負著一份社會責任。他身體力行,啓動“書香墨韻人文紫砂”活動,邀請管峻等國內百位當代著名書畫家交流合作,舉辦作品全國巡回展,向外推薦宜興紫砂陶刻藝術。同時,他還十分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出生于1991年的听障女孩小萧就是他的学生。2013年,有感于小萧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蔣琰濱 不僅免費收徒授藝,還幫她取名“墨升”,祝願她能將勇敢寓于靈魂,在墨韻書香、金石陶刻中找尋到一方天地。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小蕭、小文等殘障人士也不負師情,格外刻苦努力,在陶刻藝術領域不斷探索、跋涉。
常年從事藝術工作,讓蔣琰濱 參政議政的話題始終圍繞文化宜興建設。今年“兩會”,他依舊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文化藝術領域。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本土文化舞台建設、月城街改造、中小學校園增設茶藝課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中小學校園增設茶藝課堂,他認爲將這種良好的教育滲透到學生身上,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行爲,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蔣琰濱 :紫田耕陶 传艺不辍
紫砂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