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銀猴茶|浙江名茶
松陽銀猴因條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如銀而得名,松陽銀猴茶爲浙江省新創制的名茶之一。産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浙南山區,銀猴山蘭、銀猴龍劍、銀猴白茶、銀猴香茶等名茶系列品質優異,飲之心曠神怡,回味無窮,被譽爲“茶中瑰寶”。
簡介
浙江松陽産茶曆史悠久。宋代蘇東坡詩道:“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風液今何有。”明代占雨曾以“春色漫懷金谷酒,清風雨液玉川茶”的妙句描繪當時松陽茶葉的品質。據《松陽縣志》記載:1929年在西湖博覽會上,松陽茶葉榮獲一等獎。如今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松陽名茶相繼誕生,松陽銀猴以別具一格的品質風格,奪得松陽名茶之魁,經省多次名茶評比,正式定爲浙江省名茶,並獲得名茶合格證書。
松陽銀猴采制技術精巧,品質優異。在國內國際茶事大賽中多次獲獎,2002年獲綠色食品認證,2003年獲浙江省名牌産品。目前已建成以銀猴茶爲主的生態茶基地4700公頃,無性系良種率達85%。松陽銀猴系列名茶遠銷德國,暢銷杭州、上海、江蘇、安徽、山東、北京等20多個省市。
産地
松阳銀猴产于松阳县瓯江上游古市区半古月“谢猴山”一带,産地境内卯山、万寿山、马鞍山、箬寮观,群山环抱,峰岭逶迤,云雾缥渺,溪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7℃,无霜期达24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511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茂木苍翠,山下溪流纵横,瓯江蜿蜒其间,生态环境优越,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形成銀猴茶品質提供了先天條件。
采茶技術
銀猴茶采制技術精巧。开采早,采得嫩,拣得净是銀猴茶的采摘特點。清明前開采,谷雨時結束,采摘標准:特級茶爲一芽一葉初展;1~2級茶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通常,炒制一公斤特级銀猴茶,需采7萬個左右的芽葉。采回的芽葉應剔除雜物,保持芽葉完整、均勻一致。鮮葉進廠後經6~7小時的鮮葉攤放,方可炒制。
制茶技術
炒制工藝主要分頭青、揉撚、二青、三青、幹燥等五道工序。炒制特點是:高溫殺青,揉炒結合,慢速輕炒,邊炒邊整,烘焙足幹。
頭青
頭青即杀青:在锅径69厘米的斜锅或远红外电炒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50℃左右,投入摊青叶400~600克,以抛炒为主,结合闷炒,做到抛得开,带得轻,捞得净。达到蒸发水分,钝化酶活性,杀匀杀透、清香显露的目的。历时7分钟左右。
揉撚
揉撚:经摊凉后的杀青叶进行手工轻捻,揉至茶汁稍溢,成條率達95%以上爲宜。揉時2~4分鍾。
二青
二青:是造形的关键工序。当锅温100~90℃,投入揉撚叶,开始采用揉撚手法,使条索进一步紧结,并散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