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茶:高橋銀峰茶
高橋銀峰,因茶条白毫似雪,堆叠如山而得名。 《长沙县志。土产》称: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此地“茶有寶珠、單葉、紅白各種。”民國的《湖南茶葉概況調查》也說:長沙錦繡鎮(即高橋)的綠茶早負盛名,高橋銀峰,因茶條白毫似雪,堆疊如山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高橋銀峰茶被列爲中國名茶和外事部門的禮茶。高橋銀峰由于對鮮葉原料的采摘要求甚高,時間局限性大,加工時又刻意求精,所以每年茶葉産量屈指可數。初創時年産不過10余公斤,現在也不超過100公斤,其珍貴不言而喻。
高橋銀峰是湖南省茶葉研究所于1959年研制的新創名茶,産于長沙高橋。這裏地處玉皇峰下,周圍山丘疊翠鐵觀音批發,河湖掩映,土層深厚,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曆來就是名茶之鄉。高橋銀峰因堆疊起來似銀色山峰及産地高橋而得名。1978年,高橋銀峰獲湖南省科大學會獎,後又多次獲湖南省名茶和中國名茶稱號。1964年,高橋銀峰寄贈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郭老品嘗後,即興賦詩贊道:“肯讓湖州誇紫筍,願同雙井鬥紅紗。”將高橋銀峰與紫筍茶、雙井茶媲美。高橋銀峰品質風格獨特:外形條索緊細微曲,色澤翠綠,周身銀毫雪白豎立,內質香氣鮮濃鐵觀音,滋味醇厚,湯色清亮,葉底嫩勻,其品質優良,符合名茶要求。經化驗含茶多酚18%,氨基酸3.98%,可溶性糖2.56%,水溶性物質總量37%。
生态条件
高橋銀峰産地位于隸屬長沙市的長沙縣高橋鎮玉皇峰下,在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遊東岸,西與長沙市、望城縣相鄰,南普洱茶與湘潭縣及湘潭、株州市區相連,東與浏陽接壤,北與平江、汩羅毗鄰。平均海拔200~300米,山塘密布,河溪縱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層深厚,土質多爲紫色板頁岩紅壤,含磷豐富,酸堿度適中,實爲宜茶之地。高橋,在曆史上一向爲長沙縣茶葉主産區與茶葉集散地,素有茶鄉之譽。
這裏山丘生疊翠,河湖掩映,雲霧彌漫,景色宜人。彌谷披崗的茶園,采用科學管理培育,並有豐富多彩的茶樹品種,芽葉壯實,內含物質豐富。加上精湛的制茶工藝,形成了高橋銀峰的獨特風格。
基地位于東經113°19′,北緯28°29′。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6.6℃;極端最低氣溫-14.6℃(1957年12月27日),一般年份在-5.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1.2℃(1963年9月4日),一般年份38.5℃;年平均降雨量1441.1mm,降雨天數148.7天,年平均蒸發量1377mm,年平均濕度大于80%。年平均無霜期爲275天,平均日照時數1663小時,≥10℃的持續日數在200天以上,≥10℃活動積溫爲5000—6500℃。成土母岩主要有第四紀紅色粘土、少量花崗岩沖積風化物紅壤,並間有部分區域性酸性紫色土等,PH在5.0左右。遠離長沙市,緊鄰幕阜山,屬丘崗區地貌,土壤土層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