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早|陝西名茶
産于陝西甯強金牛道中段的卷曲形烘青綠茶。1987年研制。采摘早春鮮葉,經殺青、做形、烘幹、精制等工序制成。
金牛早 品質特征
分一、二兩級。外形細緊,卷曲顯毫,色澤綠潤,栗香持久,滋味醇爽。主銷省內。
提起“金牛早 ”誰能把它與茶葉聯系到一起?但它就是茶葉的名稱,而且是陝南明前綠茶。這讓午子仙毫、漢中仙毫、甯強毛尖等茶以及陝青産地多多少少有點詫異:風馬牛不相及嘛。
今年氣溫回升快,陝南茶産區基本都已經在3月下旬開始采制新茶,甯強金牛早 就是陝南明前茶的頭一支。有幸的是,我也在第一時間結緣于它。剛拿到茶葉仔細看了下,發現與陝青、尤其是仙毫的區別很大,仙毫外形勻齊顯毫,細秀如眉,其狀似蘭花,色澤翠綠鮮潤,白毫滿披;而金牛早 茶芽飽滿、卷曲勁挺、白毫顯著、嫩綠緊致。倒85-90度開水少許,讓茶葉浸潤泡,然後順杯壁高沖低倒,一杯充滿濃郁栗香、淡淡黃綠的茶湯便呈現出來。
端來看杯,曼舞的葉芽不像西湖龍井般的旗槍招展、交錯相映,而是緊緊地沈于杯底,沈穩、低調。輕嗅一下,特有茶香加著栗香魚貫入鼻;小啜一口,嫩鮮盈口,新香芬芳,雖不及仙毫之滋味醇厚,但爽口回甘別有滋味,最突出的是一個鮮字。單從茶形看金牛早 並不華麗,不像仙毫般外形勻齊,而口感卻別有洞天,這或許是它明前特質所決定的。一口金牛早 ,新春已來到。一杯下肚已把春和景明的陝南早春二月喝進了肚裏,這是何等豪邁。
茶鄉人言“早一天是寶,晚一天是草”是對明前茶采摘時機和把握的高度概括,而明前茶只所以金貴是因爲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春季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因此,芽多,芽密,芽壯,嫩度好,葉張厚。其次,這一時期的茶葉其內含物豐富,水浸出物含量高,葉綠素含量也高,尤其是葉綠素A含量較高,當然還有明前不使用農藥、葉芽無汙染等綜合因素使然。
金牛早 産于漢中甯強,爲陝南明前茶的先行者。
說到甯強不得不說青木川,它因我省著名作家葉廣芩同名小說《青木川》而引起省內關注,因電視劇《一代枭雄》而形成“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7年前我曾慕名前往,參觀了故事發生地及主人公魏輔唐故居,拜訪了有青木川活化石之稱的徐種德老人。在鎮上農家喝了當地炒青,那是一種難以名狀但很好喝的滋味。鎮上老人很多,他們世代都喝此茶,有的在喝完茶後竟將殘茶咀嚼後吃下,延年益壽自不用說。現在想想,或許是金牛早 的雛形吧。
青木川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譽,古街“回龍場”建于明成化年間至今有800余年曆史,是青木川的核心。民國時期,因物産豐富和魏輔唐與衆不同的土政策和寬松環境而商賈雲集,特定的自然環境使這裏當仁不讓的成爲天然動植物基因庫,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