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磚”見證了塵封已久的歲月|磚茶文化
文革磚 ,後來人謂之。她的確切是稱呼是出口換彙專用普洱茶磚。在物質匮乏,經濟落後,人人忙運動,國家建設和科學研究亟需外彙的時候,她作爲僅有的出口商品之一,爲祖國換取了大量的外彙,爲後來我國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工業和科研的基礎。因爲她品質優良,身份特殊,勐海茶廠的人都以擁有一塊出口專用普洱茶磚爲榮。
那個時候,對于勐海茶廠的人來說,最高的獎勵不是金錢,不是糧票、布票,也不是獎章,而是獎勵一塊自己生産的出口專用普洱茶磚。
半個世紀過去了,塵封已久的珍貴藏品重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她是祖國成長的見證者,見證了在動亂的年代裏,勐海茶廠的人民不畏艱險,冒著被打成右派和扣帽子的風險,艱苦奮鬥,爲祖國的建設作貢獻的英勇曆程。曆史不會忘記,親曆十年動亂的人民不會忘記,成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不會忘記曆史的見證者——出口專用茶磚“文革磚 ”。
【边销“文革磚 ”】
勐海茶廠作爲原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雲南分公司下屬最大茶廠(這裏說的是文革時期),銷往西藏的“邊銷茶”是藏區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文革”時期勐海茶廠仍然生産了大量的茶葉銷往邊疆及藏區。其中,用普洱緊茶原料制成的250克邊銷磚,生産和銷量最大,也最爲著名,“文革”結束後被統稱爲“文革磚 ”。
由勐海茶廠生産的“文革磚 ”,茶箐原料均選用雲南喬木型大葉種曬青毛茶來制作,屬自然發酵的“生普”類普洱茶。成品“文革磚 ”的每片表面上都壓有一張四四方方的內飛,內飛上用中文和藏語注明了八中牌(八個紅色“中”字的中間一個綠色的“茶”字)的商標,並且還在落款上注明了“勐海茶廠革命委員會出品”的字樣。
“文革磚 ”制成于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距今已30多年。由于存放時間較長,茶磚的顔色已由原本生茶的深綠色逐漸轉變成陳年普洱的褐青色,茶磚重量也因長期存儲有所磨損、揮發而減輕,已不足250克的標准。但是沖泡後,茶湯卻明豔通透,紅色基調中泛著琥珀的金黃,非常動人。口味上,內涵豐富,香氣厚重,水性沙滑,令人非常之愉悅。
因“文革磚 ”具有著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曆史價值,所以一直以來都被衆多喜茶之人爭先收購收藏。可惜的是,由于“文革磚 ”在存世的數量上十分有限,所以在現今就似鳳毛麟角一般稀有,顯得彌足珍貴。
在曆史的面前,許多人都認爲收藏一塊陳年的普洱茶就是在探索和保留一段已故的曆史,而品飲一杯陳年普洱茶就是在領略和淺嘗一段消逝的文化。所以,“文革磚 ”的存世讓我們有了一個回望和咀嚼曆史的機會,讓收藏與品嘗都更具價值。更多相關:磚茶文化 文革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