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有四种传统手工成型手法|紫砂壺制作
紫砂壺的传统手工成型工序基本有四种手法,即:用泥条围圈镶接成型的“围身筒成型法”,将围圈好的身筒继续拍打凭空成型的“打身筒成型法”,用泥片镶接成型的“镶身筒成型法”,和将上下两个泥片虚坨成深浅半圆部件合为一体成型的“合身筒成型法”。最多使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技法,则是“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成型方法。
圍身筒成型法
將泥條在轉盤上圍成圓筒或錐形筒,把兩端疊合,用鎊皮刀斜向以疊合處一次切開,即形成能對接得很好斜接面,然後沾水將對接的切口黏連好,身筒就圍好了。
打身筒成型法
這種成型方法是紫砂傳統工藝裏最爲關鍵的手法,適用于在圍身筒的基礎上再以左手襯在圓筒內,以右手握著薄木拍子,很自然地一拍一拍向圓筒拍打過去,逐步收口。順序爲,一般先拍器皿的底部,待口收到與尺寸一樣時,就用滋泥(用與身簡相同的泥料加水調和而成的泥漿)把底片黏接在身筒的收口上,翻身過來,用竹拍子去掉筒底部黏接的多余滋泥。接著開始拍打器皿的上半部,拍打至口徑符合要求,再用口片粘好口面,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球鼓形的空心壺久待身簡晾至一定幹度後才能繼續操作,並依操作程按步完工。
鑲身筒成型法
這則適用于方形(包括四方、六方、八方等)器皿制品。操作程序是先按産品設計要求的尺寸配制樣板,依樣板在泥片上裁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形制規格要求用滋泥粘貼鑲接,直至完整地拼鑲好一件方形或多邊的身筒,然後一如打身筒的辦法配制和連接其他附件。
合身筒成型法
適用于上下兩等同大小的器型,如合歡壺、合盤壺等,操作程序是把劃好的泥片,先用虛坨等工具分別拍成上下需合圍的深淺半球形,然後將上下兩半部分用滋泥黏合,即成。
紫砂壺有四种传统手工成型手法
紫砂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