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礦和陶土礦有什麽區別
在夹泥、嫩泥陶土矿中,夹杂有一些特种泥矿,宜兴人把这些泥矿称“紫砂泥”。他们将“紫砂泥”又分为三大类:民间俗称紫泥为“龙肌”,称绿泥为“龙肋”,称红泥为“龙皮”。
1、在夾泥礦層中“藏”有一個透鏡狀的夾層礦體,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厘米到一米左右,外觀顔色呈紫色或紫紅色,有的帶有淺綠色斑點,主要成份爲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屑及鐵質等,這就是“紫砂礦”,古稱“青泥”,可加工爲紫泥料。紫泥料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成坯強度高,幹燥收縮率小。
2、在“紫泥礦”中,有時會含有“夾脂”,俗稱“泥中泥”。這種“夾脂”有倆種狀況:一是單純的綠泥料,可加工爲綠泥料。其産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一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的“團泥礦”,可加工爲團泥料。
3、在嫩泥矿层的底部,存续着一些琐碎的、需经手工挑选的矿料,这就是“红泥矿”,可加工为红泥料。古人把红泥称为“石黄泥”。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后有朱砂、朱砂紫和海棠红等色。 皖之寿县,鲁之博山,粤之潮邑,浙之长兴,晋之安泽、乡宁、平定……我国多地亦有瑰丽朴雅,质地的优良沉稳,均难与宜兴紫砂矿比肩。宜兴境内的紫砂矿,1990年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约为90万吨。
紫砂礦和陶土礦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