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養護四点:勤泡 勤洗 通风 阴干
要养壶首先要选对壶,有的泥料不行的,费尽心思也只是缘木求鱼而已。一款紫砂壺泥料如果在正常和保养下,一个月都没见什么效果,那就算是废了。其次我们要明白紫砂壺本身是实用器皿,多用紫砂壺泡茶既是尽了它的本份,也是养壶的最佳途径和根本原则。难么要保养好紫砂壺,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刚出炉的紫砂壺有一股燥气、土腥之味,生气未发,壶韵隐藏。而且壶在烧制的过程中里面会有很多矿物质还原,包括有一些灰尘等,所以新买的紫砂壺在使用前首先要开壶。
簡單的開壺是用開水把新買來的壺身燙一下,去除掉壺身上的浮土、蠟膜等,之後,用一些低檔的茶叶把壶冲泡几次即可。正常情况下,经过2-3次处理,宜兴紫砂壺的土腥味就能去除干净,如果还是很明显,说明壶烧制温度不够。
不过,也有讲究点的人,会把紫砂壺放在开水中煮,不过在器具的选择上最好用干净、无味的砂锅,而且一定要用纯净水,煮的时候尽量选择小火,时间上半个小时即可。
很多以前老泥做的紫砂壺,刚拿出来的时候颜色特别不起眼,但用过之后颜色会变深、变润、变得有风采,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可人的。姚松涛强调,养护紫砂壺,关键要做到勤泡、勤洗、通风、阴干八个字,只有经过了使用者的悉心养护,紫砂茶具特有的“潤玉”光澤才能顯現,但養壺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每天用紫砂壺泡茶,泡完之后用清水把壶洗净,再用软布把表面的水渍擦干,如果不及时擦除,时间久了壶身就会结水斑。擦完之后的紫砂壺可以放在空隙率较大的竹帘上面,阴凉、通风处晾干。
但是,养壶的过程中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紫砂壺自古就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宜馊”的特點,有人因此便不及時清除壺內殘存的茶葉和茶水,希望以此来养壶,这其实并不对。因为现在紫砂壺泥料颗粒更细腻,气密度更高,如果室内气温高,茶水還是有變質的可能,而變質的茶水是會影響養壺效果的。
所以,泡过茶以后的紫砂壺一定要及时清洗。还有一些人喜欢把喝剩下的茶湯茶渣都潑在壺身上,認爲這也是一種養壺方式,其實茶油或芳香類物質通過這種方式是不能進入茶壺內的,而且長時間還會在茶壺表面留下茶垢,適得其反。
很多人願意采用快速養壺法,但養壺實際上是茶葉中的芳香類物質和茶油类物质从内到外慢慢渗透的过程,是紫砂壺由生涩变温润的过程,养壶其实是一种过程之美,如果太急功近利,反而失去了其中的乐趣。
如果大家對茶的冲泡水平掌握不高,像紫砂壺这种保温性好导热性差的茶具,用來泡紅茶、泡烏龍茶和普洱茶都可以,如果技術很好,用來泡碧螺春龍井也都是可以的,當然這需要泡茶者對結合水溫、時間等因素的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