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紫砂壺是用心养出来的
玩壺的人往往分成兩派即藏壺派與用壺派。藏壺派中,高的視壺爲古董,低的拿壺當裝飾家居的小擺設、小玩意兒;用壺派則主張,即使壺用不上,也要注重壺的實用功能,壺的藝術價值是以壺的實用價值爲基礎的。無論是哪一派都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把好壺,而真正的好壺僅僅做工好是不夠的.重在于養。于是愛茶之人中漸漸興起了養壺 之風。
在飲茶中養壺 ,是最为方便的。用紫砂壺沏茶,第一遍注入壺中的沸水用以洗茶,往往不喝,倒在公平杯裏。然後將公平杯裏的茶水浇在周身已经发热的紫砂壺上。浇在壶上的茶水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紫砂壺由此得到茶水的滋養。
但是在很多地方,第一遍茶水因香味撲鼻,飲茶者是舍不得放棄的。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水就越多,壺胎吸收到一定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平日養壺 一般選用綠茶,因綠茶性溫,養出壺來包漿自然均淨。
有些人本爱喝绿茶,卻因養壺 而改喝紅茶,認爲紅茶顔色較深,養壺 見效較快。但他們用紅茶養出來的壺往往花裏胡哨,顔色不夠沈靜。所以泡茶葉以當年産新茶爲佳。茶叶的等级不宜过低,越是紫砂壺精品越要上等茶葉。泡茶的水也要質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礦泉水。這就是基本的養壺 方法,但是知道基本的養壺 方法还是不够的。做壶先做人,壶品如人品,要想养好紫砂壺还需要有平和的心态。
好茶者自然愛飲茶,而有人说,唯有宜兴紫砂壺,才能沏出好茶之真味。久用之后,紫砂壺能养成浑圆脂润、方敦厚重之质感。而在那些壶友看来,養壺 正如養性,看似沒有生命的壺,一旦經過天長日久的把玩,也就日漸有了溫潤的神韻。做壺先做人。
壶品如人品。”心烦意躁的人无法養壺 ,因爲無法進入境界,用平和的心態去慢慢澆灌那把壺,而只有心態平和的人,才能品味出紫砂的溫潤和茶香的濃郁。勤以茶養壺 ,但茶壺也需要“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土胎能徹底自然幹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好地吸收。一股腦兒全扔進茶水裏養,只能糟蹋了紫砂本身。
无论壶外世界如何冷清或热闹。对玩壶人来说,壶里自有乾坤。茶與水、茶與壺,都需要互動。好的壺外觀造型本身就能給人愉悅享受,經過一定時間的養護,更會有個人感情在壺裏面。用光亮潤澤的好壺泡茶清香四溢的好茶,會有種成就感。這也是茶道的樂趣所在。
總之,真正愛惜茶壺的人,會定時地將其在不同時期收獲的壺兒挨著個兒去沏茶——以精心挑選有不同香味的茶葉,配合不同溫度的水,去養壺 之色澤。養壺 之香氣。那茶水,常常是倒掉不喝的。養壺 人的壺不是盛茶用的,他們以茶去養壺 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