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的病蟲--茶黃毒蛾的防治技術
茶黃毒蛾 茶黃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 spersa Strand又名茶毒蛾、茶毛虫、毒毛虫等,属黃毒蛾属.是危害茶樹的主要害蟲。據報道,也危害柑桔、杧果等。據筆者調查,茶黃毒蛾还危害杨桃等。
成蟲:體長6~13mm,雄蛾翅展20~26mm,雌蛾30~35mm。雄蛾前、後翅棕褐色,稀布黑色鱗片;前翅前緣橙黃色;頂角和臀角各有一橙黃色斑;頂角黃斑內有兩個黑色圓點;內線橙黃色,微波浪形,外彎;外線橙黃色,從前緣外伸至立方米脈後折角內斜至後緣;緣毛橙黃色。雌雄除越冬代外,外部形態相同。
卵:扁圓形,直徑0.8mm左右,淡黃色,卵塊橢圓形,上覆雌蛾腹末黃色體毛。
幼蟲:體長20mm左右;頭部黃棕色,有褐色小點,有光澤;體黃棕色;亞背線除胸部各節外,爲棕褐色寬帶,在1~8腹節的亞背線上有褐黑色絨樣瘤,其上生有黃白色長毛;氣門上線棕褐色,其上生有黑褐色小絨樣瘤,瘤上有黃白色長毛。
蛹:長10mm左右,黃褐色,有光澤,被黃褐色細毛;臀棘末端有20余根小鈎,繭薄,土黃色。
防治毒蛾類害蟲常用的一些方法有:
1、捕杀 毒蛾产卵呈块状,而且比较集中;多数种类1~2龄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很容易发现,结合果园的栽培管理,清洁果园,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加强整形修剪等,可清除在枝叶上的卵块、初孵幼虫和蛹;对于一些在树干下部产卵毒蛾(如舞毒蛾),刮除老桩翘皮,清除树干下部卵块或初孵群集的幼虫,在工表层或土石缝中的卵块则通过中耕培土消灭;有些毒蛾的老熟幼虫钻入枯枝落叶层下或土表层下化蛹,可在大量化蛹后进行中耕杀蛹或在根际培土,阻止成虫羽化等。但进行捕杀时,要注意防护,需穿防护服,以防毒蛾侵害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等。
2、诱杀 毒蛾成虫多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盛期,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集中消灭。此外,还可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成虫等。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毒蛾类害虫均有多种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舞毒蛾的天敌有91种,其中寄生性天敌55种,捕食性天敌36种。这些天敌对毒蛾类害虫的种群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要加强保护利用,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时,尽量选择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和施药方法。
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毒蛾類害蟲的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細菌和病毒等,當毒蛾類害蟲在田間普遍發生危害時,可用白僵菌、Bt、核型多角體病毒或質型多角體病毒制劑(很多種類都以商品化生産)等噴施防治。同時,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病原微生物資源。據報道,棉古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在田間對棉古毒蛾的感病率可高達65%以上,可用田間感染病毒的蟲屍研磨搗碎制成毒液噴灑到田間,能有效地控制毒蛾危害;林慶源篩選出的白僵菌株Bm1-1等對木毒蛾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已進入工廠化生産,林慶源還用白僵菌粉、Bt、LXNPV和Dieis制成混劑對木毒蛾的防效達92.1%以上;陳順立等篩選的PsNPV複合微生物殺蟲劑配方對雙線盜毒蛾的田間防效也達到92.32%以上,這些都是應用病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