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料的成分|茶飲料中的茶葉成分
部分茶飲料不含茶叶的健康成分本报5月12日讯 《茶飲料》國家標准從2008年1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但是,無論是街邊奶茶連鎖店還是超市內銷售的品牌奶茶在標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合規現象,給消費者造成了誤區。
國家權威部門從市場抽樣檢測結果表明,目前市場上茶飲料産品的內在質量差異較大,品名、標簽等也不夠規範。一些打著茶飲料名號的飲品實質上根本不含茶葉的健康成分——茶多酚,而只是添加了茶味香料。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超市發現,不少茶飲料只是含糊地標注含有綠茶或者紅茶,沒有明確標注具體成分,在茶飲料的配料表上都找不到“茶多酚”字樣。還有的包裝上只明確標注是添加了金銀花、菊花、荷葉、大麥等配料的混合飲料。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奶茶,配料表中也並未標有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具體含量或含量百分比。而茶飲料國家標准中明確提出奶茶蛋白质含量应≥0.5% ,并应在标签上标注蛋白质含量。
據了解,新的國家標准規定,茶飲料包括茶飲料、調味茶飲料、複(混)合茶飲料三類。對于茶飲料,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須≥300mg/kg,其中綠茶茶多酚含量须≥ 500mg/kg,对于碳酸类茶飲料,僅要求茶多酚≥ 1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達標,則只能被歸爲茶味飲料。另外,“低糖”産品的糖含量每100毫升不能大于4.5克,“無糖”産品的糖含量則應小于0.5%。
有關專家介紹說,真正的茶飲料是以茶葉提取液或其濃縮液、速溶茶爲原料加工而成。街邊奶茶連鎖店的奶茶多爲奶精加茶粉兌水制成,實際上既無奶也無茶。還有不少消費者認爲綠茶減肥,常喝瓶裝綠茶,而沒有注意到瓶裝綠茶的含糖量。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查看産品標注,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