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料中“茶多酚”的含量|茶多酚含量的標准
一向關心茶飲料裏究竟含不含茶的消費者,明年起將有望吃上定心丸。日前,記者從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獲悉,茶飲料國家標准內部征求意見稿已經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年底有望出台。記者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仔細閱讀後發現,標准在規定了茶飲料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要求等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明確了茶飲料的定義和判斷標准,不含茶多酚和咖啡因或者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達不到標准的不能稱之爲茶飲料。
在這份茶飲料國家標准征求意見稿中,茶飲料被定義爲:將茶葉用水浸泡,經抽提、過濾、澄清等工藝制成的茶湯、提取液、濃縮液、速溶茶,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调制加工而成的液体飲料。茶飲料包括茶湯飲料、調味茶飲料、複(混)合茶飲料,其中調味茶飲料裏又包括果汁茶飲和果味茶飲、奶茶飲和奶味茶飲、碳酸茶飲。
根據這份標准征求意見稿,"茶多酚"含量將是判別茶飲料的重要指標。该标准意见稿规定,红茶、綠茶、烏龍茶、花茶等茶飲料裏,茶多酚含量需≥300mg/kg,其中對綠茶的規定最高,茶多酚含量需≥500mg/kg,對于調味茶飲料裏所含的茶多酚含量,則相對規定低些,如對碳酸類茶飲料,僅要求茶多酚含量≥100mg/kg。該標准意見稿還規定,茶飲料如果用茶多酚調配,要在包裝上明示。因爲茶葉中除茶多酚外還有茶氨酸、多糖等多種成分,如果只用茶多酚調配,必然會缺失茶葉中的其他營養成分。
咖啡因含量也是判別茶飲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標准意見稿,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等茶飲料裏,咖啡因含量需≥40mg/kg,其中对绿茶茶飲料規定較高,要求其咖啡因含量≥60mg/kg。若茶飲料中咖啡因含量≥300mg/kg,應在産品標簽上標識咖啡因含量。
此外,對于果汁和果味茶飲料,標准意見稿規定果汁含量≥5.0%,奶茶蛋白質含量≥0.5%,並應在標簽上分別標注果汁含量和蛋白質含量。
低糖、無糖飲料是近年來興起的新時尚,統一、康師傅、可口可樂茶研工坊都推出了低糖、無糖類茶飲料,麒麟的午後紅茶標稱是低熱量茶飲料。根据标准意见稿,若产品声称"低糖",则每100毫升糖含量应≤4.5克;若产品声称"无糖",则糖含量应≤0.5%。
專家解釋說即將出台的茶飲料國家標准是一個強制標准,對茶飲料的加工過程進行嚴格規範。新國標出台後,如果沒有標明茶多酚含量或者茶多酚含量不合格,都不能稱爲茶飲料。
國標出台將改變市場混亂局面
我國的茶飲料在1999年以後進入快速成長期,無論是産量還是消費量都呈膨脹式發展,1997年-2001年的5年間中國茶飲料的産量增長了280萬噸,2001年中國茶飲料的産量爲300萬噸,2005年消費量超過580萬噸。
目前中國約有茶飲料生産企業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業15家,品牌100多個,有近50個産品種類。與此同時,中國茶飲料消費市場的發展速度更是驚人,幾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