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茶園茶葉病蟲綜合防治技術
作者:邵武市农业局 来自:《农民科技培训》
有機茶園茶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實際上就是協調防治。就是根據每個具體的茶園茶葉生産基本情況,綜合各種病蟲發生特點和危害程度的情況,因地制宜地確定防治時期和選用合理的農業、生物物理、植物礦物農藥以及植物檢疫等多種病蟲防治措施,以達到有效控制病蟲的危害,對人和動物無害,對茶葉和環境不産生汙染爲目的的技術措施。
一、新建有機茶園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认真做好建園规划,建设良好的茶園立体生态环境。做好茶園生产规划,路边、角地、行间、坎边、梯壁应种上遮荫树和绿肥作物。建好水源开辟蓄水池。连续三年要结合茶園管理挖深沟埋绿肥、有機肥进行土壤改良。
2严格植物检疫。在引进良种苗木时,要充分了解本地没有的和外地已有的病虫发生情况,根据本地的需要按外地检疫要求进行。对要进園的插穗和种苗,运进茶園前必须严格检疫,以防新的病虫在当地定居、蔓延和扩散。
3.選用抗病蟲的茶樹品種。根據生産商品茶葉的需要,選用相應的抗病蟲品種。生産綠茶爲主的有機茶園可选种福鼎大毫茶、龍井43、福雲20、九龍大白茶等,也可選用烏龍茶與綠茶兼用的品種如丹桂、梅占、白芽奇蘭;生産烏龍茶爲主的茶園可选用九龙袍、黄观音、丹桂、茗科1号、肉桂、水仙等。
1.原以福云6爲主的绿茶區,可以結合茶園低改适当改植换种福云20号、福鼎大毫、龙井43等,也可适当引种黄旦、梅占、丹桂等乌龙茶與綠茶兼用品種。對具備烏龍茶加工條件和銷售渠道的茶區,可適當改換種丹桂、九龍袍、黃觀音、茗科1號等。
2.農業防治。
就是利用農業各項栽培管理技術措施來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尤其是抓好冬季的清園,春、夏的耕除,秋季的深耕环节,有利于土壤优良的墒情又能清除杂草和病虫;合理茶树修剪与采摘;科学施用有機肥,增施油茶餅肥或其它農作物餅肥;合理排灌。發展茶園绿肥以增加天敌昆虫在茶園的活动,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3.人工捕殺與家禽捕食。
對群集性害蟲可采取人工捕殺的方法直接滅除。如茶毛蟲、茶蠶幼蟲群集性很強,可將蟲枝掰開伸入煙堿水或1%肥皂液中;茶園中放养土鸡能捕食多种害虫的幼虫、蛹、成虫;对蓑蛾类护囊、卷叶虫的虫苞可直接摘除。
4.生物、物理防治。
這兩種防治方法對人畜無害、不汙染茶葉和環境。生物防治就是積極營造適合天敵昆蟲、鳥、蛙類等的良好生活環境,可有效控制茶葉害蟲對茶樹造成經濟危害。在茶葉生産中許多病蟲害對茶樹不能造成危害,就是因爲這些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在生産實踐中如放養寄生蜂防治卷葉蛾、蓑蛾、茶毛蟲等;利用病原微生物治蟲,生産上使用較多的有白僵菌,在茶園中喷施0.1~0.2亿/毫升的孢子液,对茶毛蟲、尺蠖、卷叶蛾类、象甲类等害虫防效达70%~80%。白僵菌871菌粉2公斤/亩毒土防治丽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