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識別與防治茶雲紋葉枯病和茶輪斑病
云纹叶枯病又名叶枯病,它与輪斑病一起成为我省茶園中最常見的葉部病害,輕者使茶樹生長不良,樹勢早衰,産量下降;重者茶園一片枯竭,葉片早期脫落,枝梢枯死。幼齡茶樹更可整株枯死。 茶雲紋葉枯病病菌主要爲害成葉和老葉,也侵染芽葉、枝梢和果實。初期病斑呈黃綠色水漬狀,逐漸擴展成半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大斑。成葉上的病斑色澤往往深淺不勻,形似雲紋狀,後期病斑中央部分組織枯死,變成枯白色,上生灰黑色扁平的小粒點沿輪紋或分散排列。如嫩葉受害,往往是葉尖向下變成黑褐色而枯死,爲害枝條時形成灰褐色斑塊,上生灰黑色小粒點。病斑部分有時裂開。 茶輪斑病主要发生于当年生的成叶或老叶的叶缘、叶尖或叶片的其它部位。初期病斑黄褐色,渐变褐色,最后呈褐色、灰色相间的半圆形或圆形的病斑。病斑上常呈现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有一褐色晕圈,病斑正面轮生有许多煤污状小点。
茶叶枯病和輪斑病的病原菌都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病斑上的小黑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这两种病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叶片,一年内可完成多次再侵染。这两种病发生期长,除严寒期外,其他时间均可发生,但以6月和8—9月,平均气温在28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0%时,发生最盛,它们是属于高温高湿型的病害,凡土层浅、根系生长不良的茶樹、密植、排水不良的茶園、苗圃、修剪、機采以及蟲害多的茶園,發病多。
广东栽培的云南大叶种容易感病。 防治这两种病可以采用:(1)加强茶園管理,增施肥料,勤除雜草,做好抗旱防凍及治蟲工作,促使茶樹生長健壯,減輕發病。(2)茶園冬耕,深埋落葉,或清除土表落葉,以減少侵染來源。(3)春茶結束後,在病害盛發前(粵中一帶是七月份)噴藥保護,可選用25%滅菌丹400倍液,50%苯菌靈1000—2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易遭日灼、風害的茶園,要種植防風林與遮蔭樹,優化茶園的生態環境,減少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