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殺蟲劑開發利用現狀及其前景展望
馬等多種害蟲有強力觸殺作用 ,美中不足的是魚藤酮易光解氧化,在作物上殘留時間短。此外,還有一些研究報道,魚藤根有效成分對植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 。
(4)卫矛科植物 卫矛科植物约有30属450种,中国有12属200种以上。该科植物的杀虫有效成分为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雷公藤和苦皮藤是该科中重要的杀虫植物。雷公藤(Tripteryiumwilfordii)的杀虫有效成分主要为wilfordine、wilforgine、wilfortrine、wiforzine及雷公藤碱,多存在于根皮之中。雷公藤对多种害虫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和忌避产卵等杀虫活性,且药效快,为其它一般植物性杀虫剂所不及。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根皮中,其次分布于叶中。苦皮藤对小菜蛾、粘虫、黄守瓜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
(5)杜鹃花科植物 杜鹃花科植物约50属1300余种,中国有14属700种。该科植物黄杜鹃(Rhodendron molle)在中国作为杀虫植物使用的历史较早。黄杜鹃(又称闹羊花)中有3种活性较高的物质:闹羊花素-Ⅲ(简称R-Ⅲ)、Kalmanol和Grayanotoxin-Ⅲ,其中以R-Ⅲ为主要杀虫有效成分。R-Ⅲ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在黄杜鹃的花、嫩叶、根、茎不同部位含量各异,以花中含量最高(0.20%)。闹羊花毒素对昆虫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用黃杜鵑可加工制作黃杜鵑粉劑和黃杜鵑水劑兩種植物農藥,可用于防治葉蟬、稻飛虱、薊馬、蚜蟲、黃守瓜、盲蝽象、地老虎等害蟲。
除上述植物外,近10多年來國內工作者還對瑞香科植物、柏科植物、黃花蒿、竹、夾竹桃、豆薯(地瓜、涼薯)、百部、毒藜、大黃、藜蘆、苦參、銀杏、番茄、苦木、白頭翁、黃芩、辣椒等植物的殺蟲活性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報道。
2.活性成分
植物源農藥的活性成分多種多樣,從成分的化學分類角度看,幾乎涵蓋所有成分類別,主要包括:
(1)生物堿:生物堿作爲植物源農藥的有效成分最爲重要,如煙堿、苦參堿、藜蘆堿、雷公藤堿等。
(2)氨基酸、蛋白質類:如甘氨酸、天門冬氨酸、堿性蛋白、蛋白質類似物等。
(3)萜類與揮發油(精油):除蟲菊酯,雷公藤素甲、乙,雷公藤酮,香茅醛,檸檬醛,樟腦等。
(4)三萜類與甾體類化合物:如川楝素、海蔥糖苷等。(5)其它:糖甙類有異硫氰酸酯甙、硫甙芥子甙;黃酮類,如魚藤酮等。
3.作用 机理
(1)影響昆蟲激素的代謝:如印楝素抗昆蟲蛻皮激素,幹擾昆蟲蛻皮,導致昆蟲産生形態上的缺陷;另外印楝素還可影響昆蟲的交配及卵子的發育。
(2)影響昆蟲的神經系統:如煙堿作用 于昆蟲神經細胞上的乙酰膽堿煙堿型受體,使神經體持續激活,蟲體持續痙攣,麻痹死亡;植物香油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酯酶,也可産生同樣的效果。
(3)影響昆蟲的呼吸系統:魚藤酮是呼吸作用 電子傳遞鏈中的Ⅰ位點抑制劑,從而影響昆蟲的呼吸系統;奈醌類物質作用 于線粒體複合體,抑制呼吸作用 。
(4)影響昆蟲的消化系統:植物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