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抓好第二代茶尺蠖的防治
茶尺蠖是浙、蘇、皖等茶區的一種主要茶樹食葉性害蟲。該蟲以蛹越冬,一年發生6-7代。一般情況下,每年第1、2代的蟲口發生數量較少,第3、5兩代常出現大暴發現象。但由于去年冬季氣溫偏高,今年早春氣溫回升又快,因此,害蟲的越冬蟲口死亡率低,越冬代的成蟲羽化不整齊,造成多年未遇的第一代茶尺蠖發生偏重,且幼蟲發生不整齊。據在湖南、安徽、浙江等地的調查,局部地塊每畝蟲口達數萬頭以上,且同時存在1-4齡幼蟲。根據上述情況分析,今年第二代茶尺蠖將偏重發生,幼蟲發生也不如往年整齊,給防治帶來困難。因此,希望各地密切注意蟲情,切實做好第二代茶尺蠖的防治工作。防治適期 茶尺蠖幼蟲一般有4個齡期,在不良條件下(如炎熱的夏季),會出現一定比例的5齡幼蟲,但第二代幼蟲均爲4齡。在幼蟲期間,1-3齡幼蟲分布在茶叢表面,食葉量小(占一生總食葉量的23%),抗藥性也弱。4-5齡爲暴食期(約占總食葉量的77%),幼蟲向下轉移,分布較隱蔽,抗藥性增強。因此,化學防治應掌握在3齡前進行,又以2齡幼蟲盛發期防治最好。生物防治 (病毒防治)则以1-2龄幼虫期(1龄居多数)进行为好,一般应较化学防治适期提早4-5天。 根据田间抓虫室内观察预测,浙北地区第二代茶尺蠖幼蟲于5月下旬孵化,2齡幼蟲盛發期在5月底至6月初。但由于茶尺蠖发生区范围广,小气候差异大,幼虫孵化期前后相差可达一个月(5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希望各地加强田间调查,随时掌握虫情,做到适时防治。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选用35%赛丹乳油1000倍液、98%巴丹1000-1500倍液、2.5%功夫4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3000倍液等农药喷杀,这些农药可兼治小绿叶蝉、毒蛾类等害虫,巴丹还可兼治茶丽纹象甲(浓度提高为750倍液)。也可用3.2%虫杀净、0.6%清园保等农药1000-1500倍液防治。 2、生物防治 :蟲口數量發生較少的茶園和生産有機茶的茶園,可噴施茶尺蠖病毒制劑,蟲口數量大的茶园,也可采取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以抑制第三代大发生。 3、喷施方法:茶尺蠖低齡幼蟲分布在茶叢上層,噴藥時只需將茶叢上層嫩葉層和蟲體噴濕;也可挑治發蟲中心。這樣既可省工省藥,又可保護叢內天敵。采用茶尺蠖病毒挑治发虫中心时,可加大用药浓度,以加快幼虫的死亡速度。 4.防治次数:根据今年的虫情,茶尺蠖發生較重的地塊,第二代幼蟲需要進行2次噴藥,兩次噴藥的間隔期爲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