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技術
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名山茶花,爲山茶花科常綠灌木,花朵嬌美而色紅豔,葉鮮綠而常年不落,姿色俱麗,潇灑自若,花期長,深受人們珍愛。「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正是贊美茶花盛開的景況。下列爲茶花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供作參考。
黃化病
是由于土壤中缺乏可溶性鐵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將茶花栽培在含堿性較多的土壤中,常出現黃化症,受害葉片呈乳白色斑點,或者全部變成黃白色,嚴重時葉片局部壞死。
防治方法:在葉面上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即可防治。
潰瘍病
由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桃穿孔致病型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引起,该病发生于叶片,枝梢及果实,发病部位形成木栓化突起的溃疡状圆形病斑,且病叶往往早落。
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發病前應清潔花圃,徹底剪除病枝、燒毀病葉。發病前可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保護(注);發病後則噴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50%铵乃浦(amobam,大陸稱「代森铵」)500~800倍液,或用每400單位╱ml之農用鏈黴素噴霧或25%葉枯甯100~200ml兌水50kg噴霧。
煤煙病
由小煤炱属的黑霉菌Meliola camellicola引起,最初发病于枝叶上,叶面上出现暗褐色霉斑,逐渐扩大形成黑色霉层,进而影响植株行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此病多發生在高濕,有介殼蟲或其它刺吸口器類昆蟲的環境下;注意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發病數量少時可用水刷蘸水刷除;發病期可噴灑50%貝芬替(Carbendazim,大陸稱「多菌靈」)800倍液防治。
葉枯病
由小丛壳属真菌Glomerella cingulata引起。主要爲害叶片,初期为淡褐色细小病斑,以后逐连扩大成赤褐色至褐色,最后形成灰白色大病斑,病斑上生有黑色小颗粒。在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发生严重。通风不良,透光不好发病多。
防治方法:及時摘除病葉並銷毀病梢;注意通風透光,防止高溫和高濕;發病初期,噴施70%多保淨(Thiophanate,大陸稱「托布津」)800~1000倍液。
蚜蟲及紅蜘蛛
爲害蚜虫主要有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主要危害茶花嫩芽,致使枝葉萎縮枯黃;爲害茶花的红蜘蛛主要有柑桔叶柦(Panonychus citri(McGregor))和横纹叶柦(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会使茶花葉子枯黃、脫落。
防治方法:用10%福化利(fluvalinate,大陸稱「馬撲立克」)乳劑40ml兌水70kg噴霧;40%益滅松(phosmet,大陸稱「亞胺硫磷」)150ml兌水50kg噴霧;40%大利松(Diazinon,大陸稱「二農」)乳劑50ml兌水60kg噴霧。
介殼蟲類害蟲
爲害茶花的介壳虫主要有红蜡介壳虫(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日本龟蜡介壳虫(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吹绵介壳虫(Lcerya purchasi Maskell)和黄点介壳虫(Parlatoria pergandii Comstock)等,常寄生于叶片、叶柄及小枝上取食爲害,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