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采摘的三项主要技术环节|茶葉制作工艺
茶葉采摘涉及的面廣,技術內容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的技術環節是留葉采、標准采和適時采三項。
1.留葉采
要多采,就必須在采的同時,在樹冠上留有一定數量的葉子,它的重要意義,已如前所述。它的內容包括留葉時期,留葉數量和留葉方法三個方面。
(1)留葉時期樹那一個季節留葉爲好,這是與樹本身生育狀況和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綜合以往的有關試驗研究表明,留葉對當季和下季産量有一定影響,對隔季産量才有促進作用。因此,春留葉有利于秋季增産,秋季留葉有利于春夏,尤其是夏的增産。這是因爲留葉的當季,不僅因留葉而減少了産量,而且留下了新葉在生長成熟定型之前,它的消耗總是大于積累的,盡管葉面積增加了,而實際可用于新梢萌發的營養物質卻相對減少了,因而對下季的産量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根據我所在杭州地區留葉時期試驗測定結果表時,在留一葉采的情況下,龍井群體種複壯樹,夏季留葉要比春季和秋季留葉增産5%左右,但從産量的相地增長率來分析,秋季留葉似乎更爲有利。
鸠坑種園上進行的采剪結合技術試驗結果也表明,留葉時期以夏秋爲好。
夏季或早秋留葉有利于全年增産,這個時期,我國大部分區氣溫高,留葉後葉片成熟快,生理機能也最活躍,光合作用強度大,積累的有機物質多,可爲翌年春的增産奠定豐富的物質基礎。
具體在什麽時候留葉爲好,還應視各地的氣候條件和樹生育狀況而定。我國大部分區,春季氣溫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當,並有根部貯藏物質的大量供應,新梢發得多,持嫩性強,能采較多的優質葉,以采爲主的成齡樹,要多采葉少留葉,一般在春後期,夏季或早秋留葉。而以培養樹冠爲主的幼齡樹和更新複壯村,則應以春季多留葉爲好,因爲旺盛生長的春梢,更有利于樹冠的培養。並視春季留葉狀況,再在夏季適當留葉,以補春季留葉的不足。
(2)留葉數量樹在年周期中,留葉過多過少,都是不適宜的。大量的研究數據證實,多留葉,雖可使樹樹冠長得高大廣闊,但也導致了蓬郁閉,葉片上下重疊,特別是中下層葉子的光合強度大大削弱,分枝少,發芽稀,果多,因而經濟産量反較低。反之,如留葉過少,盡管在短期內可促使早發芽,多發芽,獲得較高的産量,但由于同化面積小,光合産物少,使樹呈饑餓狀態,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平衡遭到破壞,生理機能逐漸衰退,根系和枝幹不斷枯死和縮小,産量急劇下降,樹未老先衰。
樹留葉的多少,一般以葉面積指數來衡量。據六十年代研究結果,壯齡樹適宜的葉面積指數爲3-4,而老年村在3左右,産量較高。開采不久的青年樹,葉産量有隨葉面積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據杭州葉試驗場1978年的測定,杭州地區的高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