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鄉思茅說茶事
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 茶都,這三句話其實說的是同一個地方――思茅。
思茅地處滇南西部,植被豐茂,山清水秀,世代生活在這青山綠水中的253萬各族人民,他們勤勞智慧,純樸善良,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不但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和濃郁的民風民俗,也創造了豐富浩瀚的物質財富,中國普洱 茶就是衆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思茅普洱 茶以其獨有的雲南大葉茶爲原料,思茅普洱 茶獨特的加工工藝和顯著的保健效果揚名于世,享譽國內外。今年的4月27日至30日,第七屆中國普洱 茶節、首屆全球普洱 茶嘉年華會、雲南省首屆普洱 茶交易會于此舉行,記者親臨現場,充分領略了茶葉之鄉厚重的茶文化,普洱 名茶濃濃的文化韻味至今仍回味無窮……
雲南是茶樹的發源地。雲南聚集的26個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愛著、品飲著雲南的茶。雲南人家中那永不熄滅的火塘邊、驿道馬幫歇腳的篝火旁、山澗清澈的清泉畔,無不飄蕩著雲南特有的茶香。在思茅,茶已不再是一種單一的飲品,長期與茶共生共榮的思茅人賦予了茶太多的文化內涵。
找准地域定位
思茅在哪裏?以前,這是每個出門在外的思茅人經常遇到的提問,特別是到了省外,這個問題更是經常遇到。答案是多種多樣的,最多的一個版本是“在西雙版納的旁邊”,這樣的回答盡管通俗易懂,但總是有些尴尬。城市定位的模糊,曾讓思茅人倍感焦慮,“邊城、綠海明珠、林中之城”等稱號都曾提出過,然而,這些或空泛,或平淡的提法並沒使思茅出名。
可是,到了2003年5月,憑著良好的自然資源、悠久的普洱 茶曆史、發展迅速的茶産業,中國茶葉界的權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把思茅命名爲“中國茶城”。這是繼鐵觀音的産地福建安溪被命名爲“中國茶都”後,全國第二個定位于以茶葉、茶文化發展爲主題的城市。“中國茶城”的命名,讓思茅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思茅也因此而成爲了茶文化的聖地。
現在,無論是從哪一個路口進入思茅市區,入城路口的以“中國茶城”爲主題的巨大宣傳牌都非常引人注目。城市建設、旅遊開發、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滲透著濃濃的茶文化,就連大街小巷的街道名都以中國名茶命名,隨處可見的茶室茶樓,無不飄著一股濃濃的茶香。難怪思茅人說:“以茶興茶,茶興则城興,城荣则茶旺。”
孔明與“思茅”
在思茅城中心有一座雕塑格外显眼,雕塑说的是孔明興茶的故事。據史書載,思茅大規模種植茶叶是从汉代开始的,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给云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思茅及滇南各民族中就广泛流传着孔明興茶,引導農民利用鄉土資源發展茶産業的故事。
傳說孔明一路征戰南蠻(今思茅及周邊地區),恩威並舉,深得民心。孔明見到思茅絢麗的自然風光,神奇獨特的民風民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