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針采摘技術與制作工藝|白茶加工工藝
按産地技術分類,福鼎銀針的制法與政和制作方法又有差異:
1.福鼎銀針制作特點
福鼎白毫银针采制工序固然简单,拣剔却严谨精细,必须环环扣紧,精工处理。银针加工工艺流程: 芽茶開青→萎調→烘焙→篩揀→複火→裝箱。
(1)茶樹品種選擇:選擇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茶樹壯齡生長期或經台刈更新後新梢生成的肥壯芽頭。
(2)茶芽采摘必須是茶樹上早春長出的芽頭,于芽葉初展時采下,剔除去魚葉鱗片,斷碎芽葉,只取原整肥壯毫多之心芽。
(3)萎凋:萎凋场所必须是洁净、明亮、通风。迅速轻快地将肥芽薄摊匀摊于萎凋竹帘上置于通风外的晾青架上,自然萎凋或置于微弱的阳光下轻晒。待到茶芽含水量爲20%左右時,轉入烘焙工序。
(4)烘焙:烘房必须保持洁净卫生无异味,通风良好,室内明亮。将经萎凋处理后的茶芽薄攤午焙籠上,用30-40℃文火焙至足幹。烘焙時,焙心墊一層白紙,以防火溫太高,灼傷茶芽。烘幹時應認真切實注意控制火溫,適時輕手翻動,使焙籠上的火溫和茶芽受溫幹燥均衡。足幹後,(毛針經揀剔後包裝貯薦)攤涼封存。
(5)拣剔:去掉焦红、红变、暗红、黑色的银针,叶片及其他非茶類雜物。保證白毫銀針應有的勻淨度。
(6)复火:产品量包装前须进行复焙,除去超过茶葉標准要求的水分。要求含水量在5%-6%保證穩定質量。
(7)包装:要求包装物无异味,并具有防潮、阻气防水、保香、遮光、热封、印别性能良好的材料。要求动作轻柔,不得重压或脚踩,防止断碎。
如遇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一般晒一天只能达六、七成干,第二天还要继续晒到八、九成干后,再用文火烘至足干。如当天不能晒至六、七成干,或第二天遇到阴雨天,为保证品质,当晚或第二天清晨即应用低温烘干,烘焙时火温可稍高,约45-50℃。
如恰逢阴雨或大雾天气不能曝晒时,则应用低温徐徐烘于代替阳光曝晒。否则,茶芽變黑降低品質。如遇風大可在室內薄攤自然萎凋,當其減重率達30%左右時再用文火烘幹,以免茶芽轉黑變質。
2.政和银针制作特点
政和银针的制法采用自然晾干技术,将茶芽攤放在水篩上,置于通風處萎凋或在微弱的陽光下攤曬至七、八成幹時,再移至烈日下曬至足幹,一般需2-3天才能完成。
晴天也可采用先晒后风干的方法。于上午11时前,阳光不甚强烈,将鲜芽置于阳光下晒3小时后移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