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神奇的七子餅傳說
子經過商議,將父母住地由困盧山移居至普洱的西門山。西門山山清水秀,終年雲霧缭繞,是修養生息的極佳的地方。盧老漢到了西門山後,仍喜種茶。由于西門山地理、氣候環境和盧老漢高超的種制技藝,西門山茶被列爲曆代供奉京師之首茶。曆代皇帝視之爲異珍,稱之爲“諸茶之首,衆茶之冠”(普洱西山碑考爲證)。由于七個兒子所在茶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結構、土質氣候各不相同,茶樹周邊的植被氣味影響,“普洱七子餅 茶”的茶味各具特色,香氣各有不同,有“樟香、梅香(梅子香)、栗香、棗香、橙香、荷香、蘭香”等。有詩爲證:“香于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浩月輪。愛惜不嘗唯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宋,王禹詩)。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七個兒子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數亦較頻繁。他們時常將自己手制的上好普洱茶帶回普洱,與家人分享,並與慕名而來的茶商、茶人交易。年複一年,子孫拜祖,商貿往來,一代傳一代,普洱自然引來了天下客商,逐步形成了原産地和雲南最大的普洱交易集散地(這便是普洱之所以成爲茶葉集散地的重要人文依據),茶馬古道應運而生,各地茶商紛紛在普洱開設茶莊、茶號,普洱茶的加工制作逐步完善,普洱府極度繁榮,名揚天下。“普洱七子餅 茶”亦因其品質上乘,有寓意(象征團圓和崇尚孝道的美德)以及便于攜帶和收藏在普洱茶中獨樹一幟,久盛不衰,更是當今茶人品飲普洱茶之首選。
爲了祭奠普洱茶的祖先,盧氏七子的後人們在普洱東門上建造了一座塔,名爲東塔,塔高十八層(喻示祖宗十八代),主塔九層,第一層喻示祖宗基業,以上七層代表七子,喻示發展,第九層代表哈尼,以上九層代表子孫後代的生息繁衍,久曆不衰。該塔于文革期間被毀。近年普洱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按原樣在原址重建,爲普洱縣一大奇觀。“東塔倒影”、“東塔西影”,爲當今普洱人所驕傲。
“東塔倒影”、“東塔西影”即每天太陽出來時,剛好從東塔處緩緩升起,東塔的影子就隨太陽光倒映在西門山下的龍潭中,極爲壯觀。它爲古老神奇的茶鄉普洱增添了一道令人神往的景觀,並爲普洱茶文化增添了光輝一筆。
普洱茶:神奇的七子餅 傳說